美国最近掀起恐怖小丑热 为什么有些小丑会让人毛骨悚然?

可爱?可怕?图为美国女演员及歌手Liza Minnelli小时候于好莱坞一场儿童复活节派对中和小丑Bozo the Clown合影。 PHOTOGRAPH BY

可爱?可怕?图为美国女演员及歌手Liza Minnelli小时候于好莱坞一场儿童复活节派对中和小丑Bozo the Clown合影。 PHOTOGRAPH BY HULTON ARCHIVE, GETTY IMAGES

有些人会觉得小丑恐怖,是因为他们把小丑归类于所谓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理论。 PHOTOGRAPH BY VISUAL CHINA GRO

有些人会觉得小丑恐怖,是因为他们把小丑归类于所谓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理论。 PHOTOGRAPH BY VISUAL CHINA GROUP, GETTY IMAGES

1892年问世的歌剧《丑角》(Pagliacci )中,便首次出现了杀人小丑,而恶丑角色在1970至80年代间打入流行文化。 PHOTOGRAPH BY HUL

1892年问世的歌剧《丑角》(Pagliacci )中,便首次出现了杀人小丑,而恶丑角色在1970至80年代间打入流行文化。 PHOTOGRAPH BY HULTON ARCHIVE, GETTY IMAGES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Erika Engelhaupt 编译:林品竹):为什么有些小丑会让人毛骨悚然?美国最近掀起「恐怖小丑热」,他们随机出没,吓坏了一般民众。

过去几个月「小丑直击」持续蔓延,连英国、澳洲、加拿大和苏格兰出现了恐怖小丑的踪迹。不论是青少年恶作剧、电影宣传手法、想像力虚构,或真实发生攻击行为(有些案例和上述情况都完全吻合),这些小丑都脱不了一个形容词:恐怖。

究竟小丑为何如此恐怖?为何他们突然出现在各个角落?幸好科学家们对这股风潮已经做出一番解释,小丑热是个研究恐惧本质及其何以蔚为风潮的绝佳案例。

「就许多层面而言,小丑是各种怪异元素的总和。」今年发表一份关于恐惧研究报告的社会心理学家麦安德鲁(Frank McAndrew)说。不只是乖张诡异的外表,小丑们有了妆容掩饰,世人根本无法判断其真面目或喜怒哀乐。

所以才会让人感到小丑恐怖,因为他们把小丑归类于所谓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 形容人类对跟他们相似到特定程度之机器人的排斥反应)。我们对那些看起来有点像人类的机器人(例如《星际大战》中的C3PO)表现出喜欢并且出现情感上的认同;但当它们的外表和人类太过相似时,我们反而会产生排斥反应。

因此小丑吓人的原因在于他们用厚重妆容模糊了五官轮廓界线,更别说那些夸张大脚和怪异发型了。

但这只能解释小丑之所以恐怖的部分原因。举例来说,这种理论可以套用在许多和人类相似的物品上,像是机器人、洋娃娃、木偶或是电影《北极特快车》中汤姆.汉克(Tom Hanks)饰演的虚拟人物。小丑显然是人类,只是外表怪异。

但也别忘了,小丑不总是引发排斥感。如果「恐怖谷」理论就能解释一切,那些小丑或有着夸张妆容的演员会引发人们恐惧,可就一点也不意外。然而,也是有许多受人欢迎的小丑(像是Clarabell和Bozo),或成了儿童房中的摆饰品。

根据麦安德鲁的看法,真正让小丑恐怖的原因是:从不同角度看来,小丑都是一种含糊未明的角色。 「如果一个人完全不顾社会常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都我行我素的话,他们还能守什么规矩?」

这在麦安德鲁的研究发现中有些根据。针对那些行为和外表会让人们感到恐怖,他进行了逾一千三百份问卷调查,而最常出现的因素则是「不可预测性」。

「我们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威胁时会打冷颤,」他在一篇关于心理学的文章中写道,「跟一个散发危险气息的人对话到一半就突然离开,会被认为很粗鲁且奇怪,尽管他实际上并无害;但另一方面,忽略你的直觉也很危险,因为或许对方真的会做出威胁举动。这种两难会让你当场不知所措、浑身不自在。」

整人的小丑们总是踩在娱乐和恶作剧之间的界线上,因此人们很容易便将传统丑角的欢乐形象加以翻转──常见于文学或电影作品。 1892年问世的歌剧《丑角》(Pagliacci )中,便首次出现了杀人小丑;而恶丑角在1970至80年代间,随着约翰.伟恩.盖西(John Wayne Gacy)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它》(It),逐渐打入大众文化中。如今小丑经常被作为恐怖而非搞笑的角色。

上述种种原因造就了今日的小丑热潮。哈佛大学电脑科学家米希尔.柯西亚(Michele Coscia)研究事物走红因素,他很惊讶这些恐怖小丑哏竟能重新包装得如此成功。

根据他的说法,不论是图片、流行语或类似恐怖小丑扮装,这些网路爆红现象都很快就会退烧,因为用久了就了无新意。然而恐怖小丑却在创作市场和恐怖片中存在多年。

柯西亚说:「我的理论认为这不过就是个老哏,理当不会形成热潮;然而它却成功了,可以说我的理论并不适用这案例。」

但他提出了一种假设。当他在Reddit和其他社群网站上看到一个哏的时候,他会这个梗的「正规性」(canonicity)做出高低不等的评量。低正规性代表着这个哏并不寻常,很容易流行起来。在恐怖小丑的热潮中,「有许多整人哏和恐怖小丑元素,但并未出现两者合一的情形。」

就这样,一个崭新的、非正规的点子诞生、蔓延开来。

接下来的情形便得靠社会心理学来解释了。 「社群媒体持续散播错误氛围,不断扇风点火、强调事态严重性以及人们该多害怕;警惕大家最好顾着小孩、远离杀人小丑,这比其他方法都还有效。现代人既然有了快速传播资讯的工具,不用白不用。」

但究竟要到何时才能摆脱这些小丑?

「据我观察,通常一个哏愈是火红,流行的生命周期愈短。如果恐怖小丑变成一个极度热门的潮流,人们很快就会对它失去兴趣。」但如果这个哏没有一下子爆红,它或许可以再流行一段时间。

麦安德鲁的研究看来也支持这番理论,他要求人们对不同角色的吓人程度进行评比。截至目前,小丑仍稳坐恐怖冠军宝座。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