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旧石器拥抱泥河湾——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暨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宣言

   走近旧石器拥抱泥河湾——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暨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宣言

走近旧石器拥抱泥河湾——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暨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宣言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10-12日,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暨河北泥河湾2017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在河北省阳原县隆重举办。数百位来自河北省和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和新闻单位的文物考古界学者、文化遗产工作者和媒体人士,以及大量社会公众参加了此次文化盛会。

为使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经过讨论,决定发表如下宣言或倡议:

将“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打造成全国性的、常规的行业节日和文化盛事

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是为远古的祖先设立的缅怀、纪念性节日,是从事旧石器时代研究和相关遗产管理、保护与科普的辛勤工作者的行业节日,是当代人了解和体验旧石器时代先民生产生活与技术文化的窗口,是学术与公众互动的纽带。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由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发起设立,每年依托于一个重要的遗产地或文博单位择机举办,在一个特定的主题下以学术交流、科普讲座、遗产讨论、模拟体验、仿古表演、创作大赛、遗址与博物馆参观考察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学术与公众的互动,达到普及人类历史与演化知识、宣传遗产保护理念,提高公众文化素养、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发展的目的,力争打造一张独特而亮丽的文化与社会名片。

走进旧石器时代,了解旧石器时代,加强旧石器时代研究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第一篇章,从人类文化的出现到大约1万年前结束,占据人类历史的99%以上。旧石器时代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我们的身体、大脑和行为方式,都在那个时期逐步塑造成型;现代社会的知识、技术和文化,都在那个时期得到开启和孕育;现今人类的思维和文化还有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生活的印记,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惯性之中。只有纵观旧石器时代及其后的发展,才能正确认识过去,把握现在,规划未来。毋庸讳言,目前对旧石器时代的各项研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人类演化的时空框架远未建立起来,很多谜团有待破译;相关研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科定位、队伍建设等方面未能摆脱压缩化、边缘化的局面,得到的支持力度远无法适应学科和行业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调整政策、加强重视、加大投入,需要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学人们共同努力。

珍爱远古文化遗产,提升泥河湾及其它遗产地的地位与影响力

旧石器时代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丰硕隽永的人类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人类演化的记录,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人类的精神食粮,是子孙后代前行的坐标。珍爱文化遗产,保护好先祖的家园,让古老的遗产造福于当代和未来人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在阳原举办,是因为这里的泥河湾是东方人类的故乡,保留了东方先民170万年以来的历史记录,其学术地位、遗产价值和科普意义举世公认,近年来科研、保护、科普和建设等各项工作皆呈现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他遗产地,例如周口店、水洞沟,万寿岩、丁村等,都具有独特的遗产和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我们呼吁政府和社会进一步加强对珍贵的远古文化遗产的重视,将重要遗产地保护好、管理、建设好,创造条件将泥河湾等古人类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其遗产地位与影响力,使其能为传承人类演化的知识、信息和精神力量,为发掘、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河北泥河湾

2017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体参会人员

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

2017年6月11日河北阳原

相关报道:公众考古的盛宴 学术交流的舞台——记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文物报(贾昌明):6 月10 日至12 日,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暨河北泥河湾2017 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在河北省阳原县举办。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校学生和媒体记者200 余人参加了此次文化节活动,在几天的时间里,通过石器模拟打制比赛、参加科普讲座、参观博物馆和考古遗址、举办旧石器考古与遗产论坛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青年论坛等,增进了业内的学术交流,更将一场公众考古的盛宴带给了阳原人民,带给了公众。

石器模拟打制比赛:带你回到旧石器时代

石器模拟打制比赛是整个文化节最火爆、最吸引眼球的活动,没有之一。扮成古代酋长的高星研究员在众多河北师范大学学生扮演的“原始人”的簇拥下,宣布比赛开始。只见参赛选手们麻利地将大块黑曜石分解开来,捡取各自所需的原料,然后各成一摊,熟练而又紧张地操作起来。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十位选手是通过预赛选拔脱颖而出的,其中还有两位“巾帼英雄”,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只见他们或打或砸、时压时碾,一件件两面器、端刮器、细石叶应运而生。这些现代人制作出来的石器与教科书上的图片差别很小,几可乱真,令人赞叹。

那边厢,几位“原始人”抬来一只肥羊,立刻吸引众人的注意。只见一位“原始人”手持刚打下的黑曜石石片切割起来,只一两分钟功夫,就将偌大一只羊腿切下,又麻利地将羊腿上的肉剔得干干净净。许多围观的市民对旧石器时代能有如此锋利的工具感到惊奇。

随着比赛的进行,记者注意到,围观的群众逐渐增多,最后几乎达到“里三层外三层”的程度,以至于工作人员不得不维持秩序。精彩的比赛吸引朴实的阳原市民驻足观看,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情景。一些市民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黑曜石石片,品头论足。一位好奇心重的老大爷更是蹲在选手旁边仔细观察,向附近的学者询问。人群簇拥的比赛,成为当日阳原泥河湾广场的一大盛景。

科普讲座: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和学术前沿

如果说白天的观摩石器模拟打制比赛是给公众带来视觉乐趣的“学与玩”的话,那么接连两个晚上的公众科普讲座,则是学术大家直接将公众带入旧石器考古的神秘殿堂,让他们领略考古工作的魅力和当今学术的前沿。

这两次公众普及讲座,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带给大家的。听众的主体是阳原一中的学生,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听到如此“高端”的讲座,不失为一种幸福。

高星带给大家的,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的重大学术课题——人类起源。他以《人类的起源与旧石器时代的故事》为题,将这一世界瞩目,悬而未决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高星以媒体对人类起源的误导性宣传为开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开门见山地将“多地区进化”及“连续进化附带杂交”与“走出非洲”或“替代说”的人类起源最主要的两个假说带到听众面前,并向大家介绍了近年相关方面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如西伯利亚南部三支基因差别显著的人群同时存在,及现代人具有尼安德特人基因的证据,指出人类起源比以往设想的都要复杂。对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进化,高星风趣地以当今的男女差别为例,如男性的决策直接性和暴力倾向,以及女性的选择嗜好,来解释在旧石器时代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男女的不同分工对现代人类的影响。谢飞的学术讲座则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家乡气息——阳原泥河湾的考古历程及成果。

谢飞以《我与泥河湾》为题,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参加工作讲起,深情回忆了自己与泥河湾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结缘,并在考古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独立带领团队开展工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泥河湾盆地大规模发现、发掘及随后的国际合作,贯穿了三十多年来的泥河湾盆地旧石器遗址群的发现和研究经历,也伴随一代旧石器考古学人的成长历程。报告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听众及参会嘉宾向谢飞提问,希望知道他在考古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公众考古的目标和意义、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的关系等问题,谢飞一一解答。

参观博物馆和遗址:感受百万年的沧桑巨变

泥河湾博物馆坐落在阳原县中心,其基本陈列大部分围绕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的考古发现。在6 月10日文化节开幕当天,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来到博物馆,参观泥河湾遗址群丰硕的发掘成果。但是,博物馆里熙熙攘攘的人流,却是由阳原人民所组成的。这支参观大军真可谓全家出动,扶老携幼。他们或是仔细观察文物、或是认真阅读展板、或是注意聆听讲解,那股全神贯注的神情令人欣慰和鼓舞。

作为考古学人,来到阳原,自然应当到泥河湾的旧石器遗址群参观。此次文化节也不例外。6 月11日上午,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专程来到阳原县大田洼乡的小长梁遗址。参观从观看地形地貌开始,裸露的基岩、古湖的沉积和最上的黄土层,让人们感受上百万年的沧桑巨变。接着大家又来到油坊遗址,这是一处保留有剖面的考古现场。河北师范大学梅慧杰副教授为大家讲解这里的文化堆积和不同的石器工业。众人还参观了即将建成的泥河湾研究中心,现代化的设备令大家印象深刻,为国家如此加大科研投入感到高兴。

学术交流的舞台

这次旧石器时代文化节,集中了中国旧石器大部分学者,在观摩考察之余,自然要借此机会进行学术交流。此次文化节特设两场论坛:“旧石器考古与遗产论坛”和“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青年论坛”,前者由业内代表会商专业发展,就学术研究、遗产保护和公众普及等方面建言献策,并发表“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暨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宣言”;后者由青年学者交流各自研究体会,并就某一领域集中探讨(论坛概述见6版)。

部分文字和图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路达提供。

节日过后的思考

长久以来,旧石器时代考古给人以“高冷”的感觉。晦涩难懂的词汇和语句,加上缺乏吸引公众的绚烂发现,让旧石器时代考古似乎成为公众考古的难点。而此次旧石器时代文化节,从公众考古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成功的。

从普及对象上看,一方面带给阳原当地人民直接的宣传和普及,不论是参观博物馆、围观石器打制比赛,还是专场的公众科普讲座。单纯从阳原人民的的“围观”热情来看,显然达到了目的,这次文化节注定会成为阳原人民心中难以抹去的一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此次活动媒体的全力参与。主办方就有媒体单位,邀请了30 余位媒体记者。记者注意到,不论是在博物馆、遗址,还是比赛现场,最忙碌穿梭往来的就是这些记者。尤其是在石器打制比赛现场,至少有三四家媒体在现场视频直播,以这种及时高效的方式,将鲜活的画面传递给比围观群众庞大得多的公众人群。这几天以关键词搜索网页,关于旧石器文化节的报道随处可见,便是媒体参与的效果。

从活动形式上看,无论是上述哪一种,都是为公众普及所精心准备的。不论是比赛场上吸引眼球的“原始人”屠羊,还是普及讲座中通俗易懂的图片文字和令人捧腹的“段子”,都是为了让公众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了解古代人类和古代文化,了解考古人的生活,哪怕是看似深奥的学术前沿,都能化坚冰为春水,流进人们心中。

中国的公众考古,要走的路还很长。听说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节今后将每年选择一个遗产地或文博单位举行,我们乐见其成。

相关报道: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青年论坛概述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文物报(邢路达 李锋):6月12日上午8 点,首届中国旧石器文化节的压轴环节——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青年论坛在河北省阳原县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及相关问题。

论坛发起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锋博士的报告题目为《甘肃陇西黄土高原5-1 万年的石器技术演化序列》,首先介绍了非洲、欧洲、西亚、南亚、西伯利亚以及蒙古等各个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标准与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借鉴,以甘肃陇西地区为例寻找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始标志。该研究团队对徐家城、杨上、石峡口等一系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测年工作,建立了较为连续的时间框架,在区域文化序列中对陇西黄土高原旧石器晚期的开始标志进行识别。

首都师范大学陈宥成博士的报告题目为《嵩山东麓旧石器文化晚期的初始——老奶奶庙遗址为例》。河南郑州老奶奶庙遗址距今约5 至3 万年,陈宥成博士重点从石制品方面对该遗址的文化面貌进行了探索:缺少砾石石器,石器小型化,石核结构多样复杂,连续剥片以及对剥片面维护等均显示石器技术向系统性发展,结合旧大陆东西方整体文化、技术格局,老奶奶庙遗址的石制品代表了嵩山东麓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初期阶段,并未随后石叶技术和细石器技术的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彭菲博士的报告题目为《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演化追踪:水洞沟与鸽子山》。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是一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址,年代距今1.27 至0.8 万年,被评为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与鸽子山遗址同处干旱-半干旱区,综合这两个遗址出土遗物的情况,彭菲博士总结了该地区从大石叶技术到石片技术再到细石叶技术的石制品面貌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振宇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泥河湾西白马营遗址发掘新进展》。近年来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社科院考古所合作发掘研究,出土有大量石制品、磨制骨器等遗物,并发现有人类活动面、用火等人类遗迹。在该遗址的研究中使用了近年来兴起的三维重建方法,以不同尺度对遗址区、发掘区以及出土遗物进行了三维重建复原。

北京自然博物馆魏屹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旧石器时代装饰品研究简述》,对旧石器时代装饰品的类别、世界各地区的装饰品发现以及装饰品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并梳理了中国水洞沟遗址、山顶洞遗址、于家沟遗址以及玉蟾岩遗址出土的装饰品,并对其中水洞沟遗址的装饰品进行了制作技术的细致研究。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意愿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湖南晚更新世旧石器文化发展》,系统介绍了乌鸦山、十里岗、袁家山、燕儿洞、玉蟾岩、条头岗等多处湖南地区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梳理该地区距今10 万年以来从早期石片工业到小石片石器再到小石片石器与砾石石器工业共存的石制品组合变化,进而认为华南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可分为前后两期,与华北、西南地区文化面貌不同,很好地反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区域多元化。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兴龙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贵州省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考古发掘情况》。招果洞遗址是2016 新发现的一处遗址,地层堆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较多,堆积较厚,目前已出土大量石制品及骨角器,证明距今3 万年至5000 年期间,该洞穴曾被古人类多次使用居住。

广西省民族博物馆李大伟馆员的报告题目为《广西白莲洞遗址与越南翁文化(Nguom)遗址石片石器对比研究》。广西白莲洞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堆积物厚达3 米,整个堆积可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期和新石器时代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层。其中,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出土的石片石器邻近的越南翁文化(Nguom)遗址具有可比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关莹博士的报告题目为《细石叶技术在东亚地区的时空分布与相关问题》,介绍了东北亚地区细石叶技术在时间及空间方面的分布,然后对中国境内的细石叶遗址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的细石叶技术起源于2.9 至2.6 万年,并在末次盛冰期之后出现了成熟稳定的楔形石核技术,全新世后急剧萎缩。

关莹博士强调了高精度测年在细石叶技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对细石叶技术流向中国南方、在狩猎采集人群和定居人群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河北师范大学梅惠杰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泥河湾油房遗址的新发掘与新认识》。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泥河湾盆地中一处重要的含细石叶遗址。近年来连续的系统考古发掘,廓清了遗址周边不同地层序列的关系,并发现了新的文化层位,初步研究对遗址的形成过程、楔形石核的原生层位、细石叶技术的起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河北师范大学牛东伟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河北怀来盆地南家沟遗址考古新发现》。南家沟遗址是怀来盆地内首个经发掘确认的含细石叶技术遗址,出土石制品、串珠装饰品和用火遗迹等。该遗址的研究是谢飞研究员提出的“大泥河湾”概念下旧石器研究的一次重要实践,出土遗物与阳原盆地虎头梁遗址群多处地点的文化遗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研究更新世末全新世初怀来盆地与阳原盆地古人类的交流互动、社会网络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李有骞博士的报告题目为《黑龙江流域石器技术的年代框架》。他首先梳理了深海氧同位素2 阶段的气候变迁,然后介绍了该时期中俄两国黑龙江流域桦阳、桃山等十余处遗址的年代学研究情况,建立起了黑龙江流域晚更新世晚期的地层年代序列,为后续石器工业的演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河北师范大学赵海龙博士的报告题目为《雕刻器实验研究——兼论打制石器与磨制骨器的关联性》。结合在长白山和龙大洞、泥河湾二道梁出土的雕刻器材料,对斜刃雕刻器的制作技术以及使用功能进行了实验,创造性地对雕刻器与骨器刮制加工方法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学术报告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者分别针对两个关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主题“中国旧石器晚期开始的时间和标志”、“细石叶技术的界定、起源与时空分布”进行了探讨。与会学者基本同意应该分区域地看待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形成,根据各自区域较长时间考古时空框架的建立,检视各自区域人类行为的历时性变化,进而区分人类行为转变的不同时间节点,并探讨人类行为转变的原因和演化意义。

最后,中国考古协会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高星研究员在总结中指出,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了古人类进入了新的演化阶段,是探索现代人行为变化的重要时期。目前看来,中国北方石叶的出现和中国南方骨角器在使用可视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标识,但同时要注意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的演化在不同地区并不平衡,可能难以将统一的标准应用到不同地区。因此,这种历史文化考古学研究范式下的分期可以适当淡化。细石叶技术作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技术,其起源以及与小石片文化的关系目前尚需更多遗址的材料证据,应加强细石叶技术、“小石器技术”等与农业起源的关系。高星对本次论坛涌现出的新人、新材料、新观点和新看法给予了肯定,肯定了近年来的人才培养初见成效,但同时也指出旧石器考古学研究总体队伍体量过小,精英人才缺乏,研究个体发展不平衡,呼吁国家加大投入和支持,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和旧石器考古学学科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时代 考古 文化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