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智能手机使用防蓝光辐射夜间模式对人体昼夜规律有负面影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智能手机使用防蓝光辐射夜间模式对人体昼夜规律有负面影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智能手机使用防蓝光辐射夜间模式对人体昼夜规律有负面影响(© Depositphotos / Savenkomasha.gmail.com)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解释说,智能手机使用的防蓝光辐射的夜间模式对人体昼夜规律有负面影响。

研究者们决定对此假设进行检验,在转换成黑暗模式时手机屏幕调成的黄色光谱可能给生物钟带来害处。

科研小组对实验室老鼠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夜间模式的暖色光像白天的光线并会唤醒机体。这种光线对睡眠有不好的影响并且带来的害处比好处多。

同时小工具的普通模式特有的蓝色光谱的冷色光更加让身体习惯。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情况下不会对睡眠造成太多负面影响。

试验工作的一名作者吉姆∙布朗说:“实际上与薄暮微光相关的蓝色光与白光或黄光相比效果更弱些。”

他最后说:“研究显示,使我们的生物钟符合白天模式和工作时间表可能对健康有益。正确使用颜色可能会在这方面有帮助。”

相关报道:研究表明让屏幕变黄的“夜间模式”比蓝光更影响睡眠 破坏昼夜节律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cnBeta:一项研究表明将设备屏幕变黄的“Night Mode”(夜间模式)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和蓝光一样也能影响睡眠,破坏昼夜节律。近年来手机厂商和消费者的都达成了共识: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使大脑变得警觉,不犯困。手机、平板电脑发出的蓝光,改变了大脑的昼夜节律,从而对睡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降低蓝光对我们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都装备了夜间模式,提供了黄色或者棕褐色的偏暖滤镜,目的是过滤有问题的蓝色光谱。不过现在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最新研究对这项共识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偏暖色同样会影响生物钟,而且针对动物的研究表明夜间暴露在黄光之下同样会让生物钟混乱。

在人类的眼睛中,在视锥细胞和圆状细胞之外还有少量与生俱来就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的目的并不是帮助我们看到光,而是通过感知光来作为我们昼夜节律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当这些特定的视网膜细胞感应到光线时,它们会产生一种称为黑素的分子,该分子直接告诉我们大脑的某些部分保持清醒和警觉。除了抑制褪黑激素外,还发现了黑色素可以帮助调节和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

目前流行的蓝光假设学说来自于一项研究,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使大脑变得警觉,不犯困。特别是波长446-477纳米的蓝光,对人类褪黑素分泌的抑制效果最强。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让志愿者们每天晚上看4小时的纸质书或者iPad,连续两周。

结果发现,晚上看iPad的志愿者们入睡慢,变得不困,睡眠质量变差(快速动眼期变短并推迟),褪黑色素分泌减少,昼夜节律的生物钟推迟,第二天早上也容易犯困。

这是因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富含452纳米的蓝光,改变了大脑的昼夜节律,从而对睡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而纸质书是反射外源光线,属于广谱白光,峰值在612纳米,则不会有这种负面影响。

因此,如果您希望睡前使用手机、iPad、电脑,又不希望影响睡眠质量,则需要关灯、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或者开灯、戴蓝光过滤眼镜。

这项新研究的联合作者蒂姆·布朗(Tim Brown)解释道:“目前已经有大量关于通过检测 黑视蛋白(melanopsin)调整亮度信号来影响生物钟的研究,但当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通过改变短波长和长波长光的比率来实现的;这以亮度的微小变化为代价提供了很小的差异。我们认为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颜色的变化可能会与降低黑视蛋白检测到的亮度信号所带来的任何好处相抵触。”

为了研究颜色对昼夜节律系统的特殊影响,研究人员对锥光谱灵敏度改变的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该研究使用多色照明技术发现,与蓝光相比,黄光对动物的生物钟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

研究人员继续假设,这种和颜色相关的先天性昼夜节律关系, 可能会在任意24小时内光线的现实转换有关。研究人员推测在我们的生物钟中,伴随着日落自然向蓝光转换有关。

布朗表示:“我们的证据表明业内共识的蓝光对生物钟的影响是错误的,事实上,蓝光对生物钟的影响要低于相同亮度下的白光和黄光。”

这项新研究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