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考古学家联合“测龄”泥河湾遗址群

日本同志社大学旧石器考古专家松藤和人、菊池强一20日来到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为泥河湾盆地古环境、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编年的深入研究搜集补充资料。

2010年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日本同志社大学共同研究确立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及旧石器时代遗址编年项目,项目由河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次年8月,这个项目正式启动,相关研究人员深入遗址现场,采集相关的测试样品,部分样品运往日本测试。这个项目为期三年,研究成果由中日双方共同拥有。

松藤和人20日在侯家窑遗址进行土层分析时表示,希望进一步确认去年在这个剖面上取样的一些细节,通过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来复原这个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据介绍,日本专家将以旧石器中晚期的侯家窑、籍箕滩、西白马营等遗址为目标开展相关工作。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说,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部分遗址的年代认定存在一些争议,比如侯家窑遗址被认定在10万年前,然而,部分学者根据附近遗址的泥河湾层推断是在30万年前。而日本考古专家在旧石器中晚期的研究比较先进,所以河北与之开展这项研究。

“我们要确认侯家窑、白马营等遗址的具体年代,从中期到晚期给它们排序,并通过这些遗址的分析,找出人类在这里到底怎么生活、怎么演进、怎么发展,文化又是怎样进步、演变的。”谢飞说,“最终就要综合性地解决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中晚期人类活动的年代和环境问题。同时,通过这个合作项目,也可以和国内外同时期的文化遗存进行对比,学术意义非常大。”

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目前在泥河湾已先后发现早期人类遗址15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数万件,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2001年,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国务院批准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次对泥河湾进行年代测定,将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提供详细数据,填补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系统编年的空白。


新华网石家庄8月21日专电(记者白林)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