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公园里开恐龙“嘉年华”

  在中国科技馆南面,隔着一条马路的奥林匹克公园里,赫然立起了一个巨大的蜥脚类恐龙的卡通模型,它就是7月1日开放的“探梦恐龙岛”主题乐园。这是一个以古生物学,特别是恐龙为主题“嘉年华”式的临时性游乐项目,虽然主打的是暑期学生游牌,但进入这里以后才发现,对其他古生物爱好者来说也颇有可观之处。

  活动模型 巨大腕龙会甩鞭

  “探梦恐龙岛”的主办单位之一是中国最权威的古生物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这保证了展出内容的学术质量,整体水平相当高。

  在进入大门之前,就可以看到两件制作精美的展品。卡通恐龙的长脖子和长尾巴可以摆动,自然流畅。从后面看,这只巨大的恐龙下颌骨后面有一个奇怪的小孔。这是它的耳孔。能在这样“低要求仿真”的模型中把恐龙的耳孔做出来,工夫下得很细。另一个模型是在园中的巨大暴龙。它的仿真度很高,不但头、嘴、前肢、尾巴会动,连眼皮也会动,胸腔还会随着“呼吸”上下起伏。

  进入园区,发现类似的活动恐龙模型还有不少,被关在笼子里的乌尔禾龙和禄丰龙,都能摇头摆尾。园中还有可以喷出雾气的火山模型和各处的喷雾器,营造出“中生代森林”的气氛。

  模型恐龙的“大本营”是“重返侏罗”展厅。这里的展厅虽然只是临时搭建的大帐篷,但布置得相当细致。活动宣传负责人心月介绍说,园区的布置参考了欧美的恐龙博物馆的布置方案。在这个展厅中还有异特龙、剑龙、似鸵龙、戟龙、萨尔塔龙、慈母龙、马门溪龙等恐龙的活动模型。腕龙甩尾的模型很有特点,因为它的甩尾动作太有力,旁边专门安排了一个工作人员看守着,以防打到参观者。古生物学家认为,像腕龙这样的蜥脚类恐龙确实有一条能够有力摆动的尾巴,是一种有力的武器,也可能是求爱工具。

  在这个展厅中,最受欢迎的应该算是角鼻龙的模型了。角鼻龙是一种类似暴龙的食肉恐龙。这个模型的巨大的头部和上半身探出来,不停地活动头部和前爪,观众可以触摸到它。遗憾的是有些模型的大小没有严格复原,比如三角龙的模型明显偏大。

  骨骼装架 窃蛋龙不是小偷

  “探梦恐龙岛”的“科学探梦展厅”展示了二十余具恐龙化石或者化石复制品。这个展厅同样强调了贴近性,在入口处的文字说明中,别出心裁地进行了“恐龙颁奖典礼”。暴龙获得“奥斯卡最受欢迎恐龙奖”,因为它早在1925年的电影《失落的世界》中就出镜了,后来又在《金刚》、《侏罗纪公园》、《博物馆惊魂夜》等电影中有出色演出。在展示的恐龙骨骼模型中,有几种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巨型永川龙的骨架让记者吓了一跳,因为比起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永川龙骨架,它还要大出很多。旁边的说明说它是亚洲最大的食肉恐龙,身长8米,头长就有1米。苏氏巧龙就小多了,身长只有5米。

  江氏单嵴龙、许氏禄丰龙的骨架模型做成了半埋于岩石中的样子,这样有利于参观者了解发掘过程。不过,这个环节有些不太符合科学事实———岩石中的恐龙骨架都是被压扁,散布各处的,不可能像装架模型那样完整。

  展品旁边的说明也写得相当详细,值得认真阅读。比如展品有一件“窃蛋龙”,光看名字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偷蛋吃的龙”。其实,第一次发现窃蛋龙时,它的骨骼化石旁有一堆恐龙蛋,古生物学家认为它是以吃别的恐龙的蛋为生;后来才发现那是它自己的蛋,它受了“冤枉”。这个过程能让人很好地理解科学发现的曲折过程,比仅知道“窃蛋龙”这个名字要有益得多。

  互动项目 实际操作化石发掘

  在“科学探梦”展厅中,还有一些准备得非常认真的科普项目。“每周一星”的讲座每周选取一个化石,请专家讲解它背后的故事。记者探访该乐园时就正好碰到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学权威邓涛在讲马的演化史。而在展厅的一角,设置了一个古生物化石处理工作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现场演示处理化石。记者目睹了工作人员把一个鹦鹉龙头骨化石旁边的杂石清理掉的过程。

  除了“科学探梦展厅”,“探梦恐龙岛”还有一个名叫“冰河遗址”的展厅,里面展出了一些在冰河时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的重点是剑齿虎的化石,还有很多虎、家猫、猎豹、金钱豹等现代猫科动物的骨骼与之比较。

  在园中还有一个3D影院,放映中央新影集团从美国引进的3D电影。还有一个儿童乐园,有小火车、充气森林等儿童游乐项目。还有一个大沙坑,里面散布着暴龙的骨架,能让孩子们实际体会“古生物发掘”的乐趣。

  心月表示,中国是“恐龙大国”,但“恐龙经济”却相当滞后。作为巡回展览式的科谱游乐项目,“探梦恐龙岛”是中国的首创。


新京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公园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