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用药或可治疗河盲症

线虫引发的盘尾丝虫病会造成严重的皮肤损伤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被兽医用来杀灭牛寄生虫的药物也能够用来治疗盘尾丝虫病(又称河盲症),后者是一种使人衰弱的寄生性传染病,全世界有3700万人正在遭受它的折磨。但是专家警告说,目前在人身上使用这种药物为时尚早。

当人们被携带了一种名为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的线虫的墨蚊叮咬后便会感染上盘尾丝虫病。随着这些线虫幼虫的成熟和交配,每天会有1000多个仔虫诞生,后者会迁移到人体皮肤的表层以及眼中。当这些仔虫死亡后,它们会导致使人发痒的皮肤损伤,并造成失明。这种疾病常常迫使农民放弃青翠的河谷地区——那里遍布着被感染的墨蚊,转而迁居到土壤较贫瘠的地区。

医生们目前用依弗米丁(Ivermectin)来治疗盘尾丝虫病,这种药物能够杀死仔虫并降低成虫的繁殖能力。在塞内加尔和马里这样的国家中,依弗米丁治疗了大量失明及皮肤损伤病人。然而依弗米丁却对将近成熟的线虫无能为力,后者恰恰可以通过墨蚊的叮咬导致新的传染。实际上,在这种寄生虫最终死亡之前,病人都需要用药物来控制症状。与此同时,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完全阻止传染的化合物,例如杀死刚刚感染的将近成熟的幼虫。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化学家Kim Janda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目光集中在一种名为几丁质酶的激素上,后者能够在盘尾丝虫幼虫成熟前的最后一次蜕皮时分解并复原幼虫的外皮。研究人员筛查了1500种药物,旨在寻找一种能够抑制这种酶的药物。他们发现最佳的候选药物是一种兽医用药——氯氰碘柳胺(Closantel),这种药物用于杀死牛肝脏中的寄生虫。Janda的研究小组随后在含有不同数量药物的溶液中培育几乎成熟的盘尾丝虫幼虫。结果显示,6天后,只有1.4%的经过氯氰碘柳胺处理的幼虫蜕皮成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对照组的蜕皮成功率为60%。研究小组在2010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发现。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McGill大学的寄生虫病专家Roger Prichard指出,如果氯氰碘柳胺在人体中也具有类似的疗效,那么便能够在一开始防止传染的发生。他说,由于这种药物与依弗米丁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因此未来任何对后者表现出抗性的盘尾丝虫种群都可以用氯氰碘柳胺进行治疗。

Janda表示,他对于氯氰碘柳胺的表现非常乐观,这是因为这种药物已经被证明对于农场的牲畜是安全的。他说:“这加快了药物的发现过程。”

然而Prichard警告说,捷径或许并不会那么快。他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并未批准将氯氰碘柳胺用于所有的动物。并且这种药物会与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会在人体中导致副作用。此外,Janda的研究小组必须证明,氯氰碘柳胺在间歇剂量下也能够提供足够长的保护作用——依弗米丁之所以如此成功的一个原因便是每年只需要服用一次或两次药。Prichard表示:“从一种具有抑制作用的酶转变为一种实际应用的药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仍有很多瓶颈问题需要克服。”


EurekAlert!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河盲症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