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出炉

17日,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出炉,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等10项重要基础研究成果榜上有名。

经过专家无记名投票,评选出的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将小鼠成纤维细胞成功转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设计出兼具低场高灵敏和高场大磁电阻的硅基磁电阻器件、揭示梯度纳米晶铜本征塑性变形机制、揭示Tet双加氧酶在哺乳动物表观遗传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材料、阐明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变迁的动力学机制、实现碳纳米管的高效光伏倍增效应。

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张先恩认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的成功,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继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它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之大成,为空间科学研究打造了重要平台,展示了我国发展空间科学以及和平利用空间的决心和能力。

在物理学方面,本次有两项成果入选: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证明了在强激光实验室对天文现象进行实验模拟研究的可行性,为天体物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设计出兼具低场高灵敏和高场大磁电阻的硅基磁电阻器件,可以方便地与传统的硅基微电子器件集成,从而推动传统金属基磁电子学向半导体基磁电子学特别是向硅基磁电子学的升级。

在入选的生命科学成果中,“小鼠”又变成了明星。将小鼠成纤维细胞成功转化为功能性肝细胞样细胞(iHep)的研究结果,为产生功能性肝脏细胞样细胞用于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策略。此外,iHep细胞在制药工业有关的药物毒理研究以及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对多元性的肝脏疾病机理研究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为数字化鼠脑结构和脑功能仿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实验数据参考。

“本次入选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有3项纳米研究入选,分别是揭示梯度纳米晶铜本征塑性变形机制、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石墨烯三维网络结构材料、实现碳纳米管的高效光伏倍增效应。这也反映了我国的近年来纳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水平。”张先恩说,我国纳米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发表的纳米科技论文总量近年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论文质量不断提高,论文总被引频次位于世界第二。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热点问题。在过去几年评选中,均有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度入选的是我国科学家阐明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变迁的动力学机制。《自然中国》评论“这一印度夏季风的新观点对我们理解全球气候是重要的,同时也强调了全球变暖对季风变率的潜在影响。”该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领衔、联合中外科学家长期潜心研究、多学科集体攻关获得的原创性成果,也是中国大陆环境科学钻探工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据悉,该评选活动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开展7年。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最终结果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无记名投票选出。


中国科技网 陈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科学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