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椰贝丘遗址

开挖后的古椰贝丘文化层

4000余年前,一个神秘的部落在高明的西江边生息繁衍。他们聚族而居,自建茅屋,相依相守;他们打渔,狩猎,采摘野果,与自然为伴;他们横渡西江,采集石料,自制工具;他们将食用过的贝壳扔到山脚,却意外地堆积成了一个时代的遗址——古椰贝丘。

1984年,在荷城街道的古椰村附近,古椰贝丘遗址首次被人们发现。这个古人堆积食用垃圾的遗址,却为我们描绘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4000~5000年左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景。

本文将以古椰贝丘的考古学成果为基础,加以合理推想,描述4000多年前的古椰人艰险而充满智慧的生活。我们将假设有一对兄妹“江生”和“贝儿”生活在那个时代,并假设那时的人们能用本部落的语言进行沟通。他们将带我们重返现场,感受久远的古椰生活。

搭建“长脚”的茅草房

400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一道朝阳透过茅草房顶,斜射在江生脸上,他慢慢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从铺着草席的木地板上爬起来。

江生是古椰部落(假定当时的人们这样称呼自己的部落)里的一位少年。他的家是一座茅草房,位于山岗顶的一块空地上。小时候,他曾看过父亲和部落里的男性长辈们搭茅草房的情景,那种艰辛,让他难以忘怀。

搭一座茅草房,父亲要花好多天时间做准备。他用石斧砍下一些树杆和竹子,然后截成一段一段,有些还要用石凿在树杆上凿些孔洞,另外一些则要把头削尖。而母亲则起早贪黑地从野外割来一捆捆茅草,用来铺房顶。

将这些准备完毕,父亲用石锛在地上刨出四个深洞,把几根树杆分别直立在洞里,再填上一些吃完的空贝壳,最后埋上泥土,把树杆固定在地上。打好这样的地基,还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父亲和其他男性长辈还要用几十根树杆围成四面墙壁,再站到高处搭出房顶的骨架。房屋骨架搭好以后,就可以在房顶铺茅草了。

江生家的茅草房最具特色之处,在于房子的底部并不在地上,而是用一些木板架在空中。每次出入家门,都要沿着门口的小木梯上下。长辈们说,这是为了防潮,也是为了让毒蛇、毒虫之类的东西不容易进来。他家的房顶也设计成了“人”字形,下雨时,水就从两边流下。

他和妹妹贝儿,还有父亲、母亲就住在这茅草房里。古椰部落里的居民,也都住在这种“长着脚”的人字形小屋里。

古椰贝丘出土的部分陶器(复原后)

渔猎生活很艰辛

江生走出家门,站在山岗上。他的脚下,一片茂密的丛林环绕在山岗四周,山岗下则是一块平缓的空地,上面长着些低矮的灌木,还有大大小小的沼泽。而在视野的最远处,浩浩荡荡的江水(后人称之为“西江”)直接天际,一眼望不到头。

江水日复一日地涌向山岗脚下,在江滩上留下了好多长着硬壳子的东西。江生的先辈们很早就发现,掰开壳子后,里面还有一团肉乎乎的东西,似乎可以当作食物。他们把这些贝壳捡起来,放到陶釜里用水煮熟,没想到嚼起来竟然滑嫩爽口,味道鲜美。

于是,古椰人开始在江滩边搜集、打捞这些贝壳,用作平常的主食之一。而吃完贝肉,他们就把贝壳聚成一堆,堆得多了,就当垃圾扔到山岗脚的平地上。

吃完早饭,江生就要跟着部落的伙伴和长辈们去捞贝壳、捕鱼了。妹妹贝儿则用骨针缝渔网。

江生手里拎着一团孔洞很密的小渔网,用来打捞小鱼、小贝。而长辈们手上的渔网则孔洞较大,用来捞那些个头大的鱼类和贝壳。

来到江边,他们找到一处水波平缓的拐弯地带,然后分头撒下渔网。当头顶的太阳稍微移动一点时,江生和伙伴们开始收紧网。突然,长辈们那边传来欢呼声,原来,他们捕到了一条个头很大的鲶鱼。

不过,并不是每一网下去,都有这样的好运气。有时撒了好几网,也捞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江生和长辈们一直撒网到太阳当空的时候,才提着满满一网鱼回去。这已够部落里的所有人吃上两天了。

当然,鱼、鳖和贝壳并不是古椰人唯一的食物来源。山岗上的丛林里,不时闪过黑色皮毛的野猪,全身雪白的鹿,和块头最大的亚洲象。山脚下,还有鸭子围着沼泽嬉戏,狗儿也三五成群地追逐着。

在古椰人眼中,这些会奔跑或者会飞的家伙,都是他们的“釜中餐”。

要对付这些长相古怪的家伙可并不容易。江生曾跟着长辈们去捕过一次大象。这种长鼻子怪物虽然块头很大,却并不笨,跑起来地动山摇,很吓人。长辈们事先挖好陷坑,埋伏在陷坑周围,然后派人扔一块石头激怒大象,将它引往陷坑方向。不明就里的大象一路狂奔,结果“扑通”一声掉进了深坑。

早已埋伏好的古椰男子,手持又尖又长的竹矛,用力扎向陷坑里的大象。当大象不能动弹时,他们就用木杆把它撬出陷坑,再欢喜地抬回山岗。接下来一个月,部落的食物就有着落了。

江生和部落里的人还常吃稻谷和野果。而当江水上涨,淹没了山脚时,江生就和部落里的人们去山上采野果。南酸枣、橄榄,是这里常见的两种果子。爬树摘野果可是江生的拿手好戏。他只要双手抓牢树杆,双脚一次次用力往下蹬,要不了多久,就能攀上那些将近10米高的南酸枣树。爬到树上,江生就用力摇晃树枝,南酸枣下雨似的落满一地,妹妹贝儿就在树下东奔西跑,将散落的枣子装进小渔网里。

古椰贝丘出土的植物种子

穿越西江取石料

第二天清晨,父亲一早就叫醒了江生,他们要跟随部落长辈们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到江对岸运些石料回来,准备做石器。妹妹贝儿也想跟着去,但长辈们告诉她,那太危险,女孩子不能去。

当天的西江边,风浪并不大,水流很平和。10多名古椰男子,驾着五六只扎好的竹筏,从江边出发了。“嗨呦!嗨呦!”他们有节奏地喊着号子,用木浆奋力拨动江水。竹筏开始缓缓前行了。在浩渺的江流里,他们的竹筏犹如几片树叶,随着晃悠悠的水波艰难蠕动。

“啊!”突然,一个大浪打在江生的竹筏上,他紧抓着竹筏,惊叫一声。幸运的是,倾斜的竹筏并没有翻,只是竹筏上用来装石料的陶釜掉了几个。江生稳住竹筏,继续和同伴们划行。一路上,接连有竹筏被大浪击中,好在都没有打翻。

当太阳照在头顶的时候,古椰人的竹筏总算平安到达西江对岸。长辈们告诉江生,之所以到这边来运石料,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山(今人称之为“西樵山”)石料质地细腻,更方便打磨成各种形状(此种石料称为“霏细岩”,是火山熔岩的一种),而且采集起来比较容易。

由于要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江对岸,古椰人匆匆吃过一些野果,就开始采集岩石了。他们担心竹筏不能承受太多重量,所以采到适量的石料,就必须得回去。

几条竹筏载着人,盛着石料,在江上更加如履薄冰。不过,心思谨慎的古椰人,一路喊着号子,齐心划桨,除了掉落小部分石料以外,并没有成员发生意外。回到江对岸,太阳就快落山了,古椰人抱着来之不易的石料疲惫地行进在山路上,身后只留下血红的夕阳映照在江心。

古椰贝丘出土的部分骨器

加工场打磨石器

经历了惊险的西江之旅,江生感到浑身酸痛,晚上一躺到草席上,就沉沉睡去了。不过,第二天早上,他可不能“睡懒觉”,因为要把运回来的石料打磨成石器,这可是整个部落的大事情。

很多年前,古椰人并不知道用什么石料磨制石器用起来更好。而他们的先辈偶然得知,江对岸有座山的石头比较好用。在冒险渡江打探后,古椰先人开始采集那里的石料,带回来制作各种石器。

古椰部落在山岗上专门开辟了一块空地,用于加工石料。江生和贝儿来到石器加工场时,那里已经围满了部落里的男女老少。他们有的在砺石上打磨石块,有的在把大石块砍砸成几片,有的则在刮削石器的棱角,石器相撞的清脆声响不绝于耳。

“我来做一块双肩石锛,下次刨洞就可以用了。”江生兴致勃勃地告诉贝儿。贝儿则打算做一柄石凿,用来钻东西。他们从一堆石料里,选出大小和形状最适合的那块,然后端来一罐水,拿来两块以前磨过东西的砺石,就各自开始磨石器了。

快吃午饭时,江生的双肩石锛终于现出“雏形”:一端突出,而且有两个凹槽,正像人的头和肩膀,另一端稍薄,但算不上锋利,而且拿起来还很粗糙。而贝儿的石凿虽然有些尖了,但还需要用圆石刮削后才能用。

下午,江生和妹妹来到加工场,继续加工未完成的石锛和石凿。此时,部落里的人们不仅在磨石器,有的还开始做陶釜了。

部落的一位阿叔将山脚挖来的灰泥土掺上水,捏成圆圆的形状,在上面刻上些树叶一样的纹路,然后放到加工场挖好的大坑里烧。可惜的是,由于他制作陶釜时,底部的“圈足”是硬贴在釜上的,所以陶釜烧好时,“圈足”就掉了下来。

江生发现,部落里的人们做陶器时,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有的把陶罐捏瘪,有的陶器里层和外层会分裂等等。而人们刻在陶器上的花纹,有些像绳子,有些像水波,更多的则像树叶的纹络。

他一边看长辈们做陶器,一边磨着手里的石锛。经过反复打磨、刮削,接近傍晚时,他的双肩石锛终于大功告成。此时,妹妹手里也握着一柄锐利的石凿。

“哈哈,看看你的石凿厉害,还是我的石锛厉害!”江生和贝尔欢快地打闹着,消失在暮色之中。

古椰贝丘出土的部分石器

古椰贝丘遗址简介

古椰贝丘遗址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古椰村鲤鱼岗,1984年开挖鱼塘时发现,面积约40000平方米,文化层含大量贝壳。2006年9月,为配合广明高速公路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竹木片、动物遗骨、未碳化的植物种子等。

经考证,古椰贝丘遗址距今4000多年,是岭南目前发现的诸多贝丘遗址中最为完整、最为典型、挖掘最为科学细致的重要遗址,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其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在研究珠江三角洲史前人类生存的古环境等方面具有填补科研缺环和空白的重要价值。因其考古价值极其重要,古椰贝丘遗址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誉为“广东的河姆渡”。

关键词解读

在恢复古椰人生活、生产现场时,本文融合了考古学的相关成果,现对文中涉及的部分关键词进行解读。

关键词:人字形茅草房

古椰贝丘遗址中,山岗上发现了若干圆形柱洞,里面埋有贝壳。考古学者推测,这些柱洞应是古椰人建造房屋“地基”时留下的,埋贝壳是为了让地基更加透气。而如果房屋留有柱洞,则房屋可能是垂直结构。而珠三角气候湿热,这种四柱垂直向上的房屋很可能采用杆栏式结构,即屋底“腾空”,防潮防虫,而房顶则呈人字形,以便排水。

关键词:贝壳

古椰贝丘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贝壳,“古椰贝丘”因此得名。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考证,这些贝壳全部为淡水贝类,这表明古椰人应该生活在淡水环境下。也就是说,那时的西江,足足比现在退后了近2公里。

关键词:动物遗骨

古椰贝丘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骨,陆生动物有鹿、狗、鸭、牛、猪、亚洲象等,水生动物则有淡水龟、鳖、硬骨鱼,可辨认的有鲶鱼科、鲈鱼科。而陆生动物中,是否有人工驯养的种类,则尚未确证。

关键词:植物种子

植物遗存是古椰贝丘遗址的一大亮点。出土的植物遗存包括南酸枣、橄榄、烟斗柯、杏叶柯、瓜类种子等,最重要的则是20多粒尚未碳化的水稻种子。这些水稻种子是否为人工种植,目前尚无定论。

关键词:石器加工场

古椰贝丘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大量形如人的肩膀的“双肩石锛”,原材料是霏细岩。而这种火山熔岩性质的石料,在高明附近只有西樵山才有。这表明,古椰人的石器原料来自西樵山,需要横渡西江运来(出土的木器中,有形如船桨者,考古专家据此推测,古椰人可能已会制作船桨,并用其划过西江)。而出土的石器中,存在很多断裂、残缺的次品,则说明古椰人很可能有自己的石器加工场自己磨制石器,而不是直接使用西樵部落的石器。

关键词:陶器

古椰贝丘遗址出土的陶器以敞口圜底陶釜、泥质圈足盘、泥质小口罐为主,纹饰朴素,多为绳纹或者叶脉、水波纹路。古椰人制陶的技术并不高明,遗存的陶器有很多残次品,而且制作时并非一次成型,而是陶胎和陶外壳粘贴,或者圈足与陶身粘贴,一旦火烧,就容易分裂或脱落。


(文/佛山日报记者唐继宜 实习生苏敏清 通讯员李佐骐、余红英)

(高明区文体旅游局供图)

特别致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明区博物馆、高明区文体旅游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贝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