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走过90年辉煌历程

党的十八大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地质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地质学会作为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最大的学术团体,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地质行业的重任?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地质学会专职副秘书长郝梓国博士。

记者:中国地质学会已走过90年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世纪初,中华民族正处在外强欺辱、民不聊生、经济凋零的情况下,“实业救国”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为首的一批青年地质学家为改变中国地质科学的落后面貌,发起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并积极倡导利用西方现代地学理论指导中国的地质工作,自此迅速成长为全球地质界一支重要力量。请您谈谈,在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地质学和中国地质学会发挥了哪些重要的推动作用?

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于1922年,当时团结了一大批志向远大的年轻地质工作者,近代地质学自1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后,地质学作为实业救国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之一,在我国生根发芽。特别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后,办教育、出刊物、开年会、出野外,大力传播现代地学科技知识和工作方法;会员们身体力行,探索地球奥秘,在旧中国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历尽艰辛、发奋求索,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地学人才。经过30多年的奋斗,发现了北京猿人、蜓科化石,提出了陆相生油论、燕山运动等世界领先的成果。至上世纪40年代,我国在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等方面,已有了相当扎实的基础,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地质学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会工作,在建国后的一年半,即1951年3月,中国地质学会就获得了由周恩来签发的、内务部批准的社团活动登记证书。这一时期,我国地质工作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地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科学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中国地质学会通过举办年会和开展重大学术活动,全面推动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地质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先后联合地质部、冶金部等单位相继召开了全国第一届矿产(1958年)、地层(1959年)、铅锌矿产(1959年)、矿物岩石地球化学(1963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65年)、构造地质(1965年)和岩溶(1966年)学术会议。特别是1963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中共中央其他负责同志亲切接见了会议全体代表,这是毛泽东出席的为数不多的学术会议之一。此后,学会先后成立了全国地层委员会、探矿工程、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这些会议的召开和学术组织的建立,极大充实了我国地质科学的理论内涵,促进了地质学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地质专业人才的快速成长,培育出一批在国家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专家队伍,有效、及时地指导了新中国地质工作的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地质工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地质学会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拓展学科发展的新领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矿床地质、工程地质、岩溶地质、探矿工程、勘探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等一批应用学科成立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全面促进学科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与此同时,环境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数学地质、城市地质等一大批新兴学科陆续成立。目前,中国地质学会已有48个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我国地质科研、找矿及相关领域的各个学科,每年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平均50个左右,参会人员万人以上,对促进和完善我国地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记者: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把一批有志于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地质科技人员团结了在一起,他们把个人的行动融入到民族振兴的大业中去,把学会的命运融入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业中去。请您谈谈在推动我国工业体系的建设方面,学会发挥了哪些先行作用?

郝梓国:在日寇强敌入侵中国的关键时刻,中国地质学会南迁长沙、重庆等地,学会每到一地都号召广大会员找煤找铁,全面支持抗战。1938年2月,在长沙召开的第14届年会上,杨钟健理事长号召全体会员以己之长,支持抗战;1942年和1943年中国地质学会在重庆两次举办大型展览,每次参观者达万人以上,提高了国人抗战到底的决心;1944年,昆明分会召开了《战时资源问题》、《战时特种矿产概况》、《矿产与国防》讨论会,回答了持久抗战的资源保障问题。在革命圣地延安,地质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1940年成立地矿学会,并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办地矿系,他们在解放区找煤、找铁、找石油、找锰矿石,为边区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还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率先在延安成立地质陈列馆,宣传矿业和地质知识。1943年毛泽东和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了地矿馆,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一时期,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在抗战大后方发现了一系列的战时急需矿种和矿床,有力支撑了全民抗战的进行。

新中国的成立带来了地质工作的春天,中国地质学会也走向快速发展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地质工作,把地质工作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先行”的位置。在大规模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中,以大庆、胜利、大港等为代表的东部油气田和以吐哈、准噶尔、塔里木为代表的西部油气田相继发现,白云鄂博稀土矿、德兴铜矿、金川镍矿、大厂锡矿等一批矿床陆续大规模勘探开采,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矿业基础。近十几年来,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我国基本消灭了地质空白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与此同时,地质工作也为三峡水利枢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核电站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记者:伴随着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对西方现代地质理论和现代地质工作方法的引进和传播大大加强,在建立中国自己的地质学科体系的过程中,创造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地学创新文化。请您谈谈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力加强地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感受一下地球科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郝梓国:现代地质学是“西学东进”扎根中国最成功的学科之一。上世纪初,现代地质学知识在中国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引进西方现代地学知识和技术,发展中国的地质科学,是当时社会的强烈诉求。随着大量的具有朴素辩证哲学思想的《地层学原理》等一批西方现代地质学图书的引进,“进化论”的思想和研究手段在中国文化界产生巨大的震动。以鲁迅等为首的一批新文化运动者全面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产生,摆脱了封建帝制思想的束缚,终结了几千年封建文化对中国的统治。学会原会长丁文江对《徐霞客游记》的研究,开创了中国文人从科学的角度考察、点评、批注先人著作的先例,带动人们从全新的角度诠释和看待历史文献,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问世。今天,徐霞客研究已成为一门世界学问,并直接推动了中国旅游节的建立。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会员之一安特生等人对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对北京猿人的考古发掘,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步入新世纪,随着地质分支学科的大量涌现,以及与外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地质科学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会成立的地质学史、地学哲学、地质教育等机构,对弘扬地学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会原理事长朱训同志提出的《找矿哲学概论》,把地学科技文化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近年来,学会组织开展的地质公园建设,把地学科技文化建设扩展到了农村、山区,在我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记者: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地质学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长为我国一个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在国内外科技界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社团。请您谈谈中国地质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郝梓国:中国地质学会从成立之初的26名创始会员,发展到今天近6万名会员,48个专业委员会、32个省级地质学会、100多个理事单位组成的庞大学术组织。

从学会初创时期每年召开一届年会,到现在每年召开50多次学术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地质学科的发展。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从1922年学会派出翁文灏一人参加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到2012年徐绍史部长率领803位地质学家参加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学会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地科联秘书处落户中国,中国地质学家分别出任国际地科联司库、世界青年地质学家联盟主席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充分体现了我国正在从地质大国迈向地质强国。学会主办的以《地质学报》为代表的期刊团队,被国内外30多家数据库收录,包括著名的SCI数据库,先后获得30多项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称号,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把我国地学科技成果推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科普方面,学会已连续举办了32届国际地球日活动,全国每年有数万人参加活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学会组织的全国青少年夏令营,已成功举办30多届,数十万青少年参加了活动,成为我国科普宣传的品牌项目,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协的多次表彰。在人才举荐方面,学会设立了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和银锤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双十”地质成果奖等。这些奖项的评选,成功推举一大批青年英才,他们已经成为地质事业的骨干力量。学会还积极组织两院院士的推荐工作,参加组织国土资源奖、中国科协光华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马他切纳优秀论文奖的推荐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学会积极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开展调研,撰写了《建立我国石油储备制度》、《21世纪的中国地质发展战略》、《全国地质科技人员现状调查》、《中国科协——地质学学科研究》、《年度地质科技发展报告》、《全国地下水污染状况》等调查报告,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举办了铁矿、金矿、钻探技术培训班,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有些建议已得到政府部门的采纳。

记者:今天,地质工作已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处处有地质工作者的身影,地质工作真正成为了学科、工种齐全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支柱行业。十八大报告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请您谈谈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国地质学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地质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郝梓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通过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赋予我们地质行业的重任。当前,我们要围绕着世界地学前缘领域、围绕着全球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开展创新研究,要引领世界地学领域的发展方向,要有与地质大国和地质强国相匹配的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要围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要继承学习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创新精神,要像他们那样敢于提出像“陆相生油论”、“地质力学”、“多旋回构造”等带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创新理论,推动中国地质科学的全面开展。我们要努力学习地质前辈在“西学东进”中创造的“引进再吸收”的成功经验,“洋为中用”,实现地质工作的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全面分析了几千年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教训,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立意高远,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历史上的玛雅文化、我国的罗布泊文明都是因为生态发生巨变,导致文明覆灭。作为地质科技工作者,要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当前,我们的地质工作又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很多工作都是全新的命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我们都缺乏成熟的解决思路。因此,我们要发扬地质前辈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发挥学会的人才优势和跨部门优势,动员千千万万地质会员,树立信心,攻坚克难,积极投身于地质找矿、地质灾害治理的实践中去,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资源保障,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支撑。

探索地球奥秘永无止境,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任重道远。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一定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张丽华 中国矿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