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新致癌物清单:“中国式咸鱼”列一类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新致癌物清单:“中国式咸鱼”列一类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新致癌物清单:“中国式咸鱼”列一类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近日公布新致癌物清单,在116个一类致癌物中,除以往酒精、槟榔等,2012年上榜编号96的咸鱼更被特别标注“Chinese-style”(中国式),清单最近经内地食药监局转载,引起民间广泛关注。据悉,咸鱼致癌的罪魁祸首,是其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基化合物。致癌清单公布后,网民纷纷开玩笑说,“这下咸鱼再也翻不了身了。”

医学界人士表示,咸鱼致癌的罪魁祸首是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基化合物。咸鱼腌制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以抑制病菌,对人体无害,但吃进咸鱼后,亚硝酸盐会在强酸(胃酸)或油炸高温下,与人体或高蛋白食物(蛋、肉、鱼、蚵及虾贝类)中的二级胺或三级胺结合,成为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N-nitroso compounds)或亚硝胺(nitrosamines)。

之前也有研究证明,吃咸鱼和鼻咽癌、食道癌、胃癌的发生率呈正比,而且年龄愈小,食用的量愈多、频率愈高,患以上3类癌症的风险也愈大。

除了亚硝酸胺带来的致癌风险外,咸鱼在制作过程中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如露天暴晒时,臭味容易引来苍蝇等昆虫,有滋生细菌的可能性,甚至有商家为了防虫害,会喷驱虫剂,恐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与咸鱼并列的第1类致癌物的酒精,则会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建议,从癌症预防的角度来看,尽量不要喝酒,但考虑到适当饮酒对心血管疾病、第2型糖尿病有益,可以每天少量喝一些。

至于槟榔会引发口腔癌,且吃得愈频繁,嚼的时间愈长,颊、舌部位癌变的比例明显增加,发病年龄也比其他癌症患者平均提早8年左右。

相关报道:咸鱼可致癌? 专家:每月吃两三次问题不大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致癌因素分为4个等级,即一类致癌、二类可能致癌、三类未知和四类可能不致癌四个级别。咸鱼本身富含蛋白质,故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胺,人体进食后会与胃液中的亚硝酸盐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从而产生基因毒性物质,增加患癌风险。

不过,专家表示,致癌物分类是以致癌的证据确凿程度为依据,级别愈高代表致癌证据愈明确,不代表吃了就会罹癌,不吃就一定幸免,建议饕客不要多吃咸鱼,或减少食用频率,并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加速食物通过在肠道,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重覆吸收,影响就会减少。

医生指出,已有研究表明吃咸鱼和患上鼻咽癌、食道癌、胃癌有因果关系,且年龄越小,食用量愈大、频率愈高,患以上3类癌症的风险亦愈大。但医生同时指出,大家不必对此过分恐慌,若一个月只吃咸鱼两三次,每次不吃太多问题就不大,且亦可以同时多摄入膳食纤维,加速食物在肠道内通过,缩短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吸收,“总体来说,肿瘤的发生还是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关报道:古代称“鲍鱼” 孙中山也爱咸鱼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以盐腌制渔货是许多临海地区常见的食物保存法,全球不少国家都有咸鱼及咸鱼料理,如英国与瑞典的鲱鱼、地中海料理常用的鯷鱼、西班牙的腌鳕鱼等,因此世卫组织在清单中特别标注是“中国式”(Chinese-style)咸鱼,在116个1类致癌物中,编号第96。

咸鱼是指盐腌渍后晒乾的鱼,古代因为没有低温保鲜技术,鱼很容易腐烂,因此沿海渔民都有以此方法保存鱼。在中国古代,咸鱼称为鲊。东汉《说文解字?鱼部》即有记载:“鲊,藏鱼也。”最早是渔民用来保存渔获的方法。

加工的咸鱼有“梅香”与“实肉”两种,梅香咸鱼制作时须将鲜鱼发酵1、2天,再加盐腌制,晒乾后产生一种奇特的香味,其肉质松软,咸中带香;实肉咸鱼是直接用盐腌制、晒乾,肉质结实、成片,咸而鲜。咸鱼种类非常多,例如广东咸鱼即以小条鱼腌的马友鱼著名,有浓烈而特别的气味。此外,咸鱼亦是浙江与江苏等地民众的家常菜,甚至据传孙中山每餐也必吃咸鱼豆腐煲。

古代也曾把咸鱼称为“鲍鱼”,并有“鲍鱼之肆”的成语,指的是卖咸鱼的店,臭味四溢,用来比喻臭秽的地方、恶劣的环境或小人聚集的场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癌症 中国 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