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进:让更多人仰望星空

  “相机刚买来半年,已经拍了3万多张照片了。”一见面,朱进就开始介绍他的新爱好——天文摄影。

  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作为国际天文年中国大陆地区指定联系人,他的2009年变得异常忙碌。但朱进不以为然:“能把爱好作为事业,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儿啊。”

  从科研到科普,角色转换兴趣不变

  直到今天,朱进还是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天文爱好者,因为“兴趣越大,收获才越多”

  朱进与天文学的渊源似乎始于5岁。“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哈勃空间望远镜也是在4月24日发射,第一颗阿波罗型的近地小行星‘阿波罗’同样在这个日子被发现。”朱进一口气说出了一长串和自己生日相关的空间天文事件,他认为,兴趣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

  “当时指导我数学的林盛然老师是南京大学天文系的第一届毕业生”。他对天文学的兴趣最早就是来自儿时的这位辅导老师,进入大学后,朱进选择了天文、数学结合最紧密的天体力学作为主攻方向,1991年博士毕业后又在北京天文台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小行星专家——始于1995年的“北京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共发现小行星2700余颗,作为项目主持人的朱进也成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的委员。

  1999年对于朱进来说是转折的一年。那一年,水木清华BBS成立,朱进成了天文版的第一任版主。由于当时的办版方针被定为吸引更多非专业天文人士参与讨论,发帖与天文爱好者讨论问题占据了他的业余生活。再加上小行星和流星雨是公众非常关注的天文话题,几乎每个月朱进都要“出镜”向公众解释天文现象。这让他与爱好者们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也让他对天文科普有了新的认识。“天文科普并不是单方面地传递知识,爱好者们同样也会给我很多的影响。”这样的交流和学习方式成为朱进新的兴趣。

  2002年,北京天文馆新馆建设进入最后阶段,需要一位专业天文工作者担任馆长来完成内容建设,热心天文科普的朱进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由此,朱进完成了从一位天文方面的专职科研人员和兼职科普工作者向专职科普工作者和兼职科研人员的转变。但直到今天,朱进还是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位天文爱好者,因为“兴趣越大,收获才越多”。

  从发现行星到培养“新星”,好奇是必备特质

  朱进把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小爱好者们聚集在505教室,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吸取养分

  成为小行星专家,朱进认为离不开小时候逮蚂蚱练就的好眼力。作为一名天文教育工作者,同样离不开善于发现的好眼力。

  大家都说孟奂是朱进发现的第一颗天文“新星”。

  北京天文馆505教室,是朱进与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一部分小天文爱好者们定期聚会的地点,大家都把这个小团体叫做505俱乐部。孟奂是俱乐部的第一个个人会员。1998年,北工大附中初中生孟奂的一封咨询信件,开始了他与朱进的交流,也使自己踏上了精彩的天文之旅。不久后,孟奂在朱进的指导下发现了一个新的流星群,后又凭流星观测和小行星方面的研究工作两次参与英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并获奖;保送北京大学天文系后,又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破格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在朱进看来,孟奂在最初也没显现出超人的智力。他并不认同是自己发现了孟奂的天文才能这种说法:“我只是告诉他什么地方值得注意,好奇心驱使他做出新的发现。”

  朱进曾经写道,天文学家就如同《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孩,诚实而且充满好奇心。好奇心,被朱进视作科学家必备的特质,也是充实人生的诀窍。“也许你不需要成为天文学家,但好奇心会让你每天都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现在,朱进仍然把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小爱好者们聚集在505教室,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吸取养分。“好奇心强的孩子会很快从别人身上学习长处。”

  505俱乐部已先后迎来100多名个人会员。无论多忙,朱进都会想办法主持每周一次的俱乐部讨论。而从这里,走出了英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全国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各类比赛的获奖者。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星空 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