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仓:回忆我的两次田野考古实习

1962年安阳大司空村,给陶器分型定式的小组讨论

1963年在青冈岔遗址发掘现场

1959年,我由山西运城康杰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原本在历史专业学习,但第二学年调入考古班,在考古班学习了四年。当时考古班有一位同学身体很差,不适于读考古,就转到历史班来。因为考古系的同学要到野外工作,为了加强考古专业的学生干部力量,系里动员我和马林彪(即马忠理)转到了考古班。我那时对考古专业并没有兴趣和了解,完全是听从组织的安排,才进了考古专业。1960年2月在怀柔水库的56、58、59三个年级考古同学参加的“怀柔考古会战”我就没能参加。

考古专业学习四年,我一共参加了两次考古实习。第一次是1962年的田野考古实习,实习地点是殷墟的大司空村。那年9月3日,苏秉琦先生作生产实习动员,他说:“安阳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的遗址、发源地,可与巴比伦等相比较(并列)。有几十年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发掘的材料不少。大司空村解放前后发掘过两次,但问题很多。比如,晚期是殷文化还是周文化?大司空仰韶彩陶与后冈彩陶文化关系如何?怎样把分层和分期加以对照和统一起来。认识安阳殷墟地区文化特点,提高田野工作水平”。

那年安阳的生产实习带队老师是高明、严文明、李伯谦、夏超雄、张剑奇等几位老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郑振香等先生也给我们以指导。实习队原本计划9月1日出发,但是因为交涉粮食等问题,推迟了几天,到9月5日方才启程。刚到殷墟的第二天,考古所安阳队队长郑振香在小屯博物馆给我们讲了《解放前安阳考古工作情况》,让我们大体了解了殷墟一带的考古工作的历史和已经取得的成绩。

到9月12日,我们才正式开工。一开始,先是在大司空村进行试掘,试掘主要是让我们学习田野考古工作方法。所以在这一阶段,严老师为我们在工地讲授了《田野考古方法》课程。在大司空我们试掘了21天,进展比较快,一共发掘了探方19个,共发现了灰坑18个,墓葬15座,沟2条。10月9日,严老师在豫北纱厂的饭厅作第一阶段的实习小结。实习期间,严老师曾经在豫北纱厂小学教室讲《仰韶文化类型与分期》。9月27日,他还在豫北纱厂的饭厅给我们讲了《关于龙山文化》。

一开始,我们的发掘叫试掘,实际上就是给我们这些同学熟悉田野发掘的流程。每天我们都要把探方记录和发掘记录交给老师批阅,老师批改得十分认真。我记得我们的记录要细致到今天发现了什么陶片,在哪一层发现的。20天试掘之后,转入正式发掘阶段。我和陈振裕一个探方。因为经过了试掘,所以发掘进展十分顺利,我们那个探方的工作是比计划发掘的时间提前完成的,而且考古所的老师都很满意,没有出现遗存破坏了、陶器弄混了、地层弄乱了之类的事情。在田野发掘期间,严文明老师主要负责田野教学和指导。高老师则是全面负责,并没有直接指导田野教学。

发掘结束之后,高明老师进行了总结。之后11月7日到18日,我们进行了为期十一天的调查。我这一组的调查地点是在大正集、范家庄一带,带队老师是李伯谦老师,组员有我、陈振裕、杜在忠、胡人瑞、于福顺、张锡瑛等同学。另一组同学则去大寒村、南岗、郭村、西南台等地进行调查。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今天的学生不能想象的。吃饭是吃派饭,主要是红薯和小米。吃的东西里,有一种高粱面的“橛子”,就是用红高粱面和好以后两手一拍,然后蒸出来,凉了以后很硬,咬起来很费力。我们到大正集以后,生产队给我们派饭,找被子,告诉我们说老乡家都没有粮食,只有红薯、白薯。每天调查很辛苦,又很饿,就觉得红薯很好吃。大正集遗址面积很大,我们找断崖、看灰坑、找典型陶器残片。结束了大正集的调查后,又去了大寒和纱厂。调查之后我们都撰写了调查报告,老师还给我们进行了讲评。

11月19日调查结束后转入室内整理阶段,严文明老师在那天讲了室内整理的安排,考古所王振江先生为我们讲了陶器修补技术。在整理阶段,严老师又讲解了工作中如何使用参考书,并专门讲解了《什么是人类学》、《陶器的制法》;夏超雄老师讲解了编写实习报告的结构和规范。

田野实习全部结束之后,老师们根据我们的表现和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的写作情况给我们打了分,当时全班有7名同学得到了5分,14名同学是4分,只有两名同学拿了3分。我因为在实习时候比较认真,所以高明老师和严文明老师给我打了5分。

第二次实习是专题实习,也叫“毕业实习”,时间是在1963年下半年。分成五个小组,分担八个实习、研究项目:1、洛阳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王湾、土门、水寨);2、兰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彼此间有几个阶段,回答齐家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3、郑州地区早商和先商文化;4、侯马古城;5、郑州战国到西汉中期墓葬;6、甘肃酒泉汉墓;7、洛阳晋墓;8、龙门石窟。9月10日,动员会又是请苏秉琦先生来讲,他的动员报告题目是《专题实习意义和安排》,他说:“专题实习本身就是专题研究,继续原来的研究项目,不断深入,不断提高。过去做的题目还要做,表面上是重复性的工作,实际上是新的研究阶段”。

我和张锡瑛、杜在忠、姚义田、杨来福分在兰州组,由严文明老师带队。当时甘肃省博物馆也派出了指导人员,我记得是薛英群和秦明智两位先生。

到兰州以后,并没有马上开始调查发掘,而是先整理甘肃省博物馆原有的发掘材料,以此让我们熟悉当地的文化面貌。我们北大同学一人一组,我整理雁儿湾遗址的材料,杜在忠整理皇娘娘台的齐家文化遗存,还有的同学整理兰州白道坪马厂墓地、武威磨嘴子汉墓、酒泉汉墓材料。在整理期间,我们也听了不少先生的专题讲座。10月5日,薛英群先生还为我们讲了《关于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介绍了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古史,对各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内涵与特征、分期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10月12日,俞伟超老师到兰州了解实习情况,给我们讲了《黄河流域汉代墓葬问题》。

整理结束之后,我们还调查了兰州陆家沟、小坪子、西果园和青岗岔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对青冈岔遗址进行了发掘。青冈岔位于兰州南部约10华里的山区梯田。当地老乡家里实在很苦——在去青冈岔之前,没见过那么苦的地方。老乡家一般都是大炕,炕上就一张旧席子,很少有人家有被子。我们去的时候都自己带着被子,老乡都趴在窗户那儿看,很惊讶,说这些人怎么有这么多东西。吃的主要是洋芋(土豆),煮熟了蘸点盐,好的时候有点椒盐。现在想想,兰州的土豆很好,沙瓤,还能裂皮。吃派饭时候,好点的家里还能有一口稀饭或者面汤,光景不好的家里,就只有土豆。当地人吃土豆很习惯,我们虽然都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可日子久了,还是都有点吃不消。于是就派个人进趟兰州城,买几个大锅盔,到了晚上偷偷垫一点。过两天又受不了了,就再派个人进城,再买几个大锅盔解馋。当时因为要遵守群众纪律,不能表现出不喜欢吃老乡家派饭的情绪,所以吃锅盔的时候,有点偷着吃的味道。

遗址在半山上,一开始我们是调查,刮断崖捡陶片,和生产实习时候的调查一样。随后严老师又指导我们进行了钻探。之后就发掘了一座房子。房子保存很好,柱洞、火塘、室内硬面、打碎的陶器等等,都保存得很好。老乡们夸奖我们本事大,能知道地底下有什么。

发掘完之后,我们又回到甘肃省博物馆整理并撰写了青冈岔遗址的发掘报告。这篇报告过了几年发表了,但是因为当时事前的约定,资料归属权是甘肃省博物馆,最后是以甘肃省博物馆的名义发表的。在最后整理的阶段,12月苏秉琦先生到兰州看我们的实习情况。12月6日晚,他在甘肃省博物馆给我们做了专题讲座,题目是《甘肃原始文化与中原原始文化之关系》,他认为“就地理上而言,甘肃是中国的中心,但历史发展中它却常是边疆地区。自古以来,甘肃与中原地区有关系,也与外边的民族有关系。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是考古研究重要的方面。和中原的关系,是中原影响边疆,是互相影响。”


中国文物信息网(张万仓,北大考古专业59级学生,北大历史学系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田野考古 张万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