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宝藏之谜

张献忠(1606—1647),字秉吾,号敬轩,延安肤施(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家庭。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入蜀,在成都称帝登基,建立大西政权。

对于张献忠,成都流传着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1646年7月,张献忠被迫撤出成都前,干了一件奇怪的事。他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在锦江筑起高堤,但并不是为了治理水灾,而是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了个数丈深的大坑,将他抢来的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埋在坑中,然后重新决堤放水,淹没了埋藏财宝的大坑,此举称为水藏。

据称,张献忠曾留有一张“藏宝图”。他将劫掠来的金银埋藏在成都的某处,并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多年来,成都有童谣唱道:“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有资料记载:晚清时,有个叫杨白鹿的贡生知道了这个惊天秘密,又在晚年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好友马昆山,并把一张无价的“藏宝图”给了他。马昆山禁不住心花怒放,当即成立“锦江淘金公司”,招收泥木石杂各类工人,购置各种工具,又订购了金属探测器等必要设备,于1938年农历九月,轰轰烈烈大干了起来。几天后,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了大石鼓!

经理宣称:“石牛、石鼓都出来了,‘万万五’还跑得脱吗?”不久,又传来惊心动魄的“喜讯”:坑旁安置的金属探测仪突突直响。没有金银,哪来的响声?旋即,狂热的浪潮席卷整个成都。锦江淘金公司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准备大批箩筐扁担,订购一部起重机,金银一出土,就集中人力搬运,直接缴存银行。然而,历史却偏偏爱和人们开玩笑,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只有三大箩筐小铜钱。

大西政权发行的铜钱

流经成都市内的锦江,其干流起于成都市金牛区洞子口,止于成都所辖的彭山县江口镇,全长97.3公里。江口镇作为锦江的下游,有没有可能与这批沉宝有联系呢?多年来,这里总是出现令人惊奇的线索。在彭山江口镇,人们发现在这里竟也流传着与宝藏相关的歌谣,产生了沉宝谜踪的第二种版本。

当地人这么唱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不同的是,石牛和石鼓换成了石龙和石虎,而歌谣的格式则一模一样。在江口镇的石龙沟中,石龙石虎遥遥相对。石龙沟位于江口镇石盘山,在曲折的山路尽头,一条石龙赫然立在岩壁上。石虎由于受到冲刷,头部已被毁坏,但虎身仍清晰可见。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又会在哪里呢?

据《彭山县志》载:顺治三年,在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因为旱路已被清军封阻,只好改道由水路出川。张献忠的船队从成都启程,沿锦江行至彭山县江口境内时,遭到明参将杨展部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灭,许多载满金银的木船就沉没在彭山县江口境内的水域中。

而按照《蜀难纪实》的说法,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银两多得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就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里面放入银锭,让它漂流而下。本来打算在重庆下游的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把它们打捞上岸,可在江口镇就遇到阻击,大量金银也沉没于此。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宝藏 张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