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普查

   陕西省文物普查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几乎各个市都发现了新的文物点。在这些新发现中,西安地区的白马寺滩唐代聚落遗址、宝鸡地区的铜峪采矿遗址、榆林地区的战国秦汉超大墓葬群、安康地区的清代湖广四川移民活动遗址等,具有重大或独特的文物研究价值,有的甚至填补了我省考古学上的空白。

  唐风“吹”到白马寺滩

  高陵县文物普查中共记录文物点256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92处。令人可喜的是,这些新发现的麦张遗址、团庄遗址等所占面积大,文化内涵丰富;渭河滩人头骨化石出土点、渭河滩动物化石群以及白马寺滩唐代聚落遗址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填补了西安市的考古学空白。

  宝鸡新发现铜峪采矿遗址

  文物普查人员在宝鸡眉县复查文物点268处,新发现文物点 158 处。其中,共发现新石器、商周遗址27处,大大增加了我省诸如该类遗存的数量,丰富了其内涵。尤其是北兴遗址、北西遗址、常兴镇尧上遗址的唐代青辊瓦的发现,引起考古人员的极大兴趣。新发现的铜峪采矿遗址、昔古寺戏楼壁画、营头镇黄家村地契碑,及一批清代题刻碾盘,使我省对古代人民“工农业及生活 ”活动的认知进一步明了。

  战国秦汉墓葬群现身榆林

  榆林清涧县普查中共登记文物点858处,在原有212处的基础上又新增646处。858处文物点,其中古遗址类有新石器、商周、秦汉、宋元、明清等类别;古墓葬类有商代至汉代墓、宋元墓、明清墓、不详时代墓等;古建筑类包括宋元和明清两大类古代建筑。石窟寺类有5处遗址。石刻类的遗址中,有宋元石刻、明清石刻、近现代石刻等。大量新石器遗址被发现是此次普查中令人欣喜的收获,其中以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的遗址居多,少部分遗址中还发现了石墙、窑洞等重要遗迹,具体有乐堂堡乡的寨子山遗址、董家沟遗址等。最为考古学家“憧憬”的是,普查中新发现战国秦汉时期大面积墓葬群,其中的柏卜粱墓群、南武家沟墓群其单个墓葬群面积大至5万平米以上。文物普查人员在延安富县共普查文物点631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96处。

  清代移民“足迹”遗存安康

  普查人员在安康市岚皋县共发现文物点264处,其中复查了85处;新发现213处,文物点新增251﹪;属于较大新发现的有8处,新石器遗址1处,战国时期遗址1处,侏罗纪白垩纪硅化木化石点1处;该三处遗址沿岚河流域分布在肖家坝、关州坝、李家坝三个地点,从侏罗纪白垩纪、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至秦汉,文化序列清楚,对巴山腹地上古先民活动情况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证据。另外5处重大新发现分别为清代川陕盐道遗址2处、陕南山地开发移民居住遗址、陕南山地开发采矿遗址和古家村梯田各1处。另外还发现2处重要的清代移民遗址,这一发现填补了清代时期陕西境内湖广、四川移民山地开发活动遗存的空白,为研究清代上述地区移民山地开发活动提供了直观可靠的现实资料。

  文保工作迫在眉睫

  亦喜也有忧,让人痛心惋惜的是,此次文物普查发现我省的一些文物点已经消失不见。眉县文物普查中发现,已录入《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及有关档案的文物点中,竟有38个点消失。安康市岚皋县消失文物点也有34处,据研究调查,34处消失的文物点中有多达29处是由于工农业生产、生活导致的。文保人员说,一些原本存在的文物点的快速消失反映了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性。

西安晚报(记者 原建军 实习生 刘玲)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