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

安特生眼中的仰韶村山谷景象

    瑞典地质学家的发现

    一提到仰韶文化,每个中国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人面鱼纹盆、小口尖底瓶以及彩陶盆、钵口沿上的原始文字符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仰韶文化以及其命名地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1921年,一位名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质学家来到了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安特生从小喜爱地下埋藏的宝藏,当时他担任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一职,当年听说河南渑池县的仰韶村有古生物化石发现,便来到这里进行采集,希望能有助于研究。幸运的是,他的中国助手刘长山不仅采集到了化石,还收集到数百件先民使用的石器。安特生认为这样的发现非常重要,所以在1921年4月,他又来到了仰韶村,希望能够亲自解开这个谜底。

    安特生沿着村边冲沟的断面细细地观察和寻找,他知道,冲沟的断面最能反映出古老的地层关系,帮助他判断那些远古时代的文化堆积。终于,他在一处崖壁上发现了一些石器和陶片,这些红色或黄色的陶片上有的甚至还绘有深红色或黑色的图案,线条朴实却异常鲜明生动。凭借着多年地质工作的经验,安特生判断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随后,他立即向北洋政府报告了他的发现,并在征得中国政府的同意后,于当年10月~12月对遗址进行了正式的考古发掘。经验丰富的安特生带领着当时中国地质调查所的袁复礼等5位工作人员,一起发掘了17个地点,获得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物。这次发掘以后,他们又在周围的一些地点进行了调查或发掘。安特生发现,在这些地点所发现的遗物和遗迹其实都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同一类遗存,因此,他就用他最先发掘的这个小村子的名字命名他在黄河中游发现的这些同类遗存所代表的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这是田野考古学在中国真正迈出的第一步,这个外国人在河南仰韶村的发掘,是中国土地上第一次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正式发掘,对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建立和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发展,具有开创之功。

    此后,仰韶村遗址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进行了两次发掘,这些工作对于研究我国早期的社会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世界考古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文物局 滕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仰韶文化 安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