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前言

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与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课题的重大成果。繁昌人字洞是本攀登专项唯一心发现的早更新世的文化遗址,也是迄今所知的欧亚大陆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其在考古学上和第四纪地质和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愈来愈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遗址部分8个遗址之一,其史学和科学价值已渐入人心,有次也引出了一些时需待探讨的问题。人类起源与文化起源关系、文化发展方向以及早期新世哺乳动物区系及古环境变迁等都需要今后长时间的研究,只有铢积寸累,才能一步步地达到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我国有发育的晚新生代陆相沉积和堆积。它们具有层序连续、沉积类型复杂的特点,其中尤以洞穴、裂隙堆积分布甚广,记录了一系列地质、生物事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信息。

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举世属目的北京直立人第一个头盖骨,稍后再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制品,一些骨制品,多层灰烬层和丰富的其它用火遗迹,引起国际史前学界的极大关注,确立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人阶段的存在,为当时人类亚洲起源说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奠定了我国在古人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40年代德籍美国学者魏敦瑞(F.Weldenrelch)结合非洲、欧洲及东南亚、大洋洲的人类化石,提供了多地区起源的假说。之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亚洲包括中国在内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的发现没有重大突破,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非洲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惊人的发展。1959~1960年玛丽•利基(Mary Leakey)及其研究小组在坦桑尼亚发现的“能人”化石,随后非洲东部各国陆续发现许多重要而非常有价值的南方古猿和早期人类化石。尤其是1996~1998年由世界13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埃塞俄比的阿法(Afar)盆地阿瓦什(Awash)等地点发现了南方古猿惊奇种(Autralopithecus  garhi)和若干有明显的人工切割及打击痕迹的骨制品,但却无石制品的发现;据埋藏地点火山灰的同位数测年研究为距今2.5Ma。这已进展使早期人类进化及演化关系、伴生文化遗存性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类非洲起源说提供了又一重要的化石证据。尽管人类非洲起源说或单元论一逐渐被许多科学家所接受,但亚洲起源说和多中心说并没有悄然淡出,中国所发现的众多古猿化石仍使我国成为重要的热点研究地区。

古人类进化理论和人类文化遗存的研究有两大热点:一是发生在古近纪、新近纪的一系列生物进化事件;另一个是发生在第四纪的重大事件及现代人的起源。随着新的化石地点或遗址的发现,大量资料的积累无疑会促进相关理论的探讨和释疑。

众所周知,20世纪上半叶亚洲尤其是青藏高原及东部地区曾被人们认为是人类进化的发祥地。众多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我国境内生存着与人类近亲的高等灵长类,有着适于古人类生存的地质、气候环境。寻找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是探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生的非常重要的课题,虽然至今我国尚未发现能够确切证实属于早于200万年的人属化石,但信哦那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境内还是发现了几十处早更新世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址;尤其是近年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距今200万年左右的人类活动遗址,如重庆巫山龙骨坡、安徽繁昌人字洞、湖北建始龙骨洞,其中建始龙骨洞发现的人类化石与印尼爪哇魁人(Meganthropus  paleojauanicus uon Koenigswald,1941)很相近,以及湖北郧县“”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及其文化遗存;还发现了古近纪和新近纪的高等猿类的化石,如江苏溧阳和山西垣曲古近纪曙猿、云南禄丰石灰坝的禄丰古猿、云南元煤的元煤古猿、江苏泗洪新近纪的醉猿、安徽繁昌新近纪的上新古猿;另外还发现了重庆巫山遗址、广西柳城“巨猿洞”和田东么会洞早更新世“似人似猿”的化石。中国境内这些重大发现和研究进展的公布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后浓厚兴趣。亚洲,尤其是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地区又成为“追溯早期人类演化及其文化遗存至关重要的地区”。

我国境内发现的众多高等猿类化石、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和富有特色的生物群充分说明中国古人类进化、文化遗存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动物群的演变、扩散室一项复杂的过程,它们无一不与气候转型时期相关联。刘东生、丁仲礼(1999)研究认为环境变化、季风气候的形成可能对人类进化及其遗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控制、调节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在上述背景和基础上,未来探讨人类起源、人类活动的文化遗存和气候环境对生物进化的影响等问题,1998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和领导下,为期5年的以邱占祥院士为首的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正式启动,这为在我国境内寻找距今200万年或更早的人类化石和早期人类活动遗存,带来了新的机遇。早期古人类活动遗址--------安徽繁昌人字洞的发现和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攀登专项安徽课题组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和繁昌县博物馆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组由金昌柱研究员任组长,成员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邱占祥院士、张森水研究员徐钦琦研究员,郑家坚研究员、董为博士、刘金毅博士、同号文研究员、魏光飚研究员、崔宁博士、张颖奇博士,安徽省文物所韩立刚研究员,安徽省博物馆郑龙亭研究员及繁昌县博物馆徐繁和汪发志先生等。由于工作需要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宝印研究员好和郭正堂研究员等参加了部分野外地质考察和测年研究工作。

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是1998年5月有金昌柱和郑龙亭等发现的,课题组分7次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系统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将中国古人类生存的时间推前到距今200多万年前取得了又一重要证据。目前遗址中已发现了石制品个人工打击痕迹的骨制品200多件;脊椎动物化石将近7000件,除爬行动物龟鳖类、蛇类完整骨骼和古鸟类化石外,哺乳动物有食虫类、灵长类、食肉目大熊猫科、长鼻目嵌齿象科奇蹄目貘科等10目29科70余种化石。尤其是遗址堆积物层型剖面中的第五和第六层发现了多具完整和比较完整的骨架,如锯齿胡(Homotherium)、不同年龄的中国乳齿象(Sinomastodon)、貘(Tapirus)和丽牛(Leptobos)等。这在我国境内其他早期人类活动遗址中较为少见的。

经两年的整理和分析研究,科研人员认为繁昌人类活动遗址发现的石制品均为锤击法生产,以刮削器为主,修理方式以向背面加工为主;从类型或技术上都比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石制品要显得粗糙、简单而原始。打击骨器的发现也说明早期人类使用工具原料组成的多样性。据张森水(1999)的研究,我国境内发现的旧石器可以概括为南北主工业的二元结构和同时存在若干区域性的工业。从繁昌人字洞出土的文化遗物证明了我国旧石器工业发展具有区域的传统。如果把目前属于早更新世(距今2.6~0.78Ma)的国内外考古资料加以综合,则同属一个技术发展模式,可分三种工业类型,繁昌人字洞石制品组合是其中之一的代表,其特点是以小型块状毛坯和刮削器为主的工业类型,其若干特点与中国北方主工业比较接近。同样,这种旧石器工业类型在伴生的动物群研究上也得到印证。邱占祥和金昌柱等认为人字洞遗址伴生的动物群基本上具有我国北方动物区系过渡的特点:具有北方类型如列门德鼩鼱属(Beremendia)、原黄狒(Procynocepha—lus)、南方类型的大熊猫小钟(Ailuropoda microta)、山原貘(Tapirus sanyuanensis);但暂未找到南方动物区系特有的种类巨猿(Giganto pistecus)、猩猩(Pango)和南亚种类,如鼷鹿类(Tragulidae)的化石。从整个动物群看,它更接近北方动物区系。这充分反映了人类文化遗存、哺乳动物和古气候环境的互动关系,同时表明动物地理区域差异受古气候环境的控制。

繁昌人字洞遗址研究是我国人类古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研究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研究人类起源于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但许多相关的理论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解疑和证实。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人字洞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