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诸城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

  看到恐龙骨,让人想起在电影里看到的恐龙,那种场面非常壮观。那么,真正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和电影里的会不会一样呢?记者探秘诸城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触摸尘封的历史,倾听地球的声音。

  诸城市龙都街道涓河东岸有五个以“黑龙沟”命名的村庄,分别是:刘家黑龙沟、孙家黑龙沟、赵家黑龙沟、大黑龙沟、小黑龙沟,这些村名的来历与一条神秘的大沟——黑龙沟有关,而黑龙沟也就是今天的龙骨涧,龙骨涧东西长640米,南北宽240米,总面积153600平方米,当地的老百姓经常在耕作或砍柴时捡拾到巨大的龙骨,但是他们无法在自然界中找到哪一种动物与其相对应,于是联想到了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龙,巧合的是,几百年前的人们将其命名为龙骨,仿佛给后人揭开恐龙化石的神秘面纱埋下了伏笔。

       第一次挖掘:鸭嘴龙化石

  《恐龙档案》作者杨宗亮介绍,1964年,国家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山东普查大队发现了。第一次挖掘,装架成了鸭嘴龙化石。

  鸭嘴龙是白垩纪后期鸟盘目素食性恐龙家族中的一员,水路两栖,后腿长而有力,前足各趾间有蹼,以利水中运动。在亚洲及北美洲等地,晚白垩纪的鸭嘴龙化石都有发现,但身长大多在五六米左右,而诸城龙骨涧发现的巨大的鸭嘴龙化石,高八米,长十五米,如果按比例推算,其身躯之庞大前所未有,命名为巨型山东龙,震惊世界。

       第二次挖掘:巨大诸城龙

  诸城市恐龙的发现发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这就是有这中国恐龙王之称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喜进教授,正是赵喜进教授主持了诸城恐龙化石的第二次挖掘,出土了巨大诸城龙。

       第三次发掘:化石长廊

  赵喜进教授1995年退休,现在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但是与恐龙化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却始终放不下诸城埋藏的恐龙化石,如今他几乎把家搬到了诸城,也是他领军进行了诸城恐龙的第三次发掘。

  据杨宗亮说,以前都是发现一块拿走一块,这次是留下来,发现化石长廊,成为一个独特的化石奇观。

  诸城恐龙的第三次挖掘,最初的地点忍让确定在龙骨涧,随着盖层岩石的打开,专家惊奇的发现,龙骨涧中发现的3000多块化石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傍边的一处挖掘点和附近的臧家庄,竟然有一个令人瞠目的惊喜在等着大家。

  在库沟村的恐龙化石长廊里,不计其数的巨型恐龙遗骸呈45度斜坡不规则的镶嵌在灰褐色的岩石中,仿佛一幅巨幅浮雕,从不规则的排列形状来看,这些恐龙遗骸应该是在恐龙死亡身体腐烂分离后才堆积到这里的,总数至少在300只恐龙以上,究竟是什么巨大的力量在恐龙死亡后将它们搬运到这里呢?

  杨宗亮认为,大象有自己的坟墓,恐龙是否也有自己的坟墓。


齐鲁网10月5日讯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白垩纪 地质公园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