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谦院士:泥沙研究在中国


 
专心做好眼前的事
 
“苦不苦要看喜欢不喜欢,喜欢就不会觉得苦。”王光谦谈到水利专业的辛苦时轻描淡写地说,“我每年至少有两三个月在野外,现在也是。在中国的版图上我几乎没有空白点,就是这个原因。”
 
从事治河事业30多年来,王光谦还总结了一条经验:“差不多花了10年时间把一个问题弄清楚了、心里有底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又得再花10年时间弄清楚。”
 
王光谦认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未来才会有所成就。
 
而对于那么多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王光谦每一项都很看重。“无论参与多大的工程,对于我们来说也像日常工作一样。每一件都是难题,都很重要,都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
 
“这些成果不仅仅是个人的功劳,更是依靠一个优秀的团队取得的。”王光谦说,2000年后自己从原来什么都亲力亲为,测量、编程、实验,到带领一个大团队一起干,包括教授、学生、外单位的合作者。“一些技能性的、以前做过的就不做了,怎么做我来想。”
 
王光谦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我的书太多了,隔壁办公室也全是。”王光谦告诉记者,“除了看专业书,每年看200本非专业书,因为出差多,一趟飞机至少一本。”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王光谦还肩负着国家社会赋予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出过国,比较幸运的是,国家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不间断地经历了。”王光谦觉得,利用好清华大学和政协良好的平台,只要不懒,总能做点工作。
 
王光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1988年、1989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研究工作,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动力学模型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泥沙等关键技术问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陆琦 科学时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