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奔向150万公里深空的前前后后

创新突破 勇攀航天事业高峰

以月球探测为起步的深空探测工程,集成了大量高精尖技术成果,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在迈向深空探测的征途上,科研人员实现了中国航天研发、制造、应用能力和水平的跃升,产生了一大批技术突破与创新。

在“嫦娥二号”的工程研制阶段,研制人员加强自主攻关,集成创新,在长三丙火箭的研制上,8项可靠性措施得以增强,此外在CCD相机、高灵敏度X波段深空应答机、集成化数据处理单元等方面也取得了一批关键技术。

在任务试验阶段,“嫦娥二号”实现了六大技术突破。“嫦娥二号”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直接将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试验了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系,为嫦娥三号任务积累了工程经验;验证了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为嫦娥三号任务探索了技术途径;验证了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对低密度校验码遥测信道编码、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技术进行了试验;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成功获取虹湾地区优于1.5米分辨率的图像。

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日地拉格朗日L2点,拓展试验取得成功。在拓展试验中,一个又一个“第一”和“首次”被“嫦娥二号”创造:国际上第一次实现从月球出发探测日-地引力平衡点的航天活动;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对月球以外的太空进行探测。 越来越多珍贵的科学探测数据被地面接收,一批又一批科学研究成果亟待问世。

“嫦娥二号”任务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的实现,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这对深入开展深空探测活动、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新老传承 推进人才队伍持续发展

探月工程二期不仅是推进中国深空探测新跨越、促进科技新发展的高技术战略工程,也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战略工程。

在“嫦娥二号”工程中,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淡泊名利、言传身教,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奋发有为、脱颖而出,为后续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探月工程二期的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了人才的梯次配置。“嫦娥一号”任务时,工程两总系统的平均年龄已达73岁。栾恩杰、孙家栋等老一辈科学家深知,“嫦娥一号”仅仅是深空探测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人才队伍,才意味着中国航天事业拥有美好的明天,才能给中国的深空探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探月团队可持续发展,他们退居二线,默默地在幕后奉献,为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在探月工程二期中,陈求发、吴伟仁等扛起了探月工程的大旗,成为工程的掌舵者。工程领导小组着眼中国空间事业的长远发展,以推进科技领军人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持续涌现为目标,把探月工程作为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

一大批中青年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成为工程管理和技术实施的骨干。探月工程二期“两总”队伍平均年龄比一期工程下降了5岁,中青年人才正在挑起科技创新的大梁。能力过硬、技术精湛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迅速脱颖而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管理能人”和“科技能手”走上工程指挥和技术决策岗位,成为各自领域的中坚力量。

在探月工程“两总”队伍中,45岁以下中青年技术骨干人才占46.6%,2008年,47岁的黄江川成为“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岑拯被任命为“嫦娥二号”火箭系统总指挥时才刚40出头,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45岁,长三丙火箭轨道主管设计师周天帅年仅31岁……

陈求发由衷感叹道:“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探月工程始终注重在工程实施中锻炼和培养人才队伍,坚持以老代新、老中青结合,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在工程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践中脱颖而出,为中国探月工程及深空探测不断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长路漫漫 光荣与梦想同在

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类有了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无限可能。从“嫦娥一号”飞向月球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中国人探测深空的脚步永不停歇。

“嫦娥二号”卫星的拓展试验,实现了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第一次从月球轨道出发探测拉格朗日点的航天活动;第一次实现中国对月球以远的太空进行探测;中国第一次开展拉格朗日点转移轨道和使命轨道的设计和控制,并实现150万公里远距离测控通信。

探月工程专家说,如果一切顺利,“嫦娥二号”将不断创造中国航天飞行测控的新纪录,卫星上搭载的四种科学仪器能够长期观测,还将不断获取丰厚和珍贵的宇宙探测数据。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娥二号”顺利到达日地L2点将很好地检验中国进入深空的轨道设计能力;验证中国150万公里以远的深空探测和通信能力;检验中国在建的35米和64米的深空探测站的探测能力,为未来中国航天器驶向更远的宇宙空间奠定基础;同时,对太阳高峰年的探测将大大提高人类对日地空间环境的认识。

从40万公里到150万公里,在“嫦娥”远赴深空的漫漫征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数千名工程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嫦娥”奔月,这一萦绕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如今,这个现实成了中国人迈向深空的新起点。

中国航天,必将在迈向深空的征程中,越走越远!


中国新闻网 邱学雷 刘昊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