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首次发现战国时期土墩墓

安徽省马鞍山首次发现战国时期土墩墓

近日,为配合314省道改扩建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市和当涂县文物部门对位于新市镇临川村陶庄自然村的陶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战国时期土墩墓一座。

战国贵族土墩墓被发现

经过两个多月的发掘,考古人员在当涂县新市镇临川村陶庄自然村的陶庄遗址取得重要考古成果——发现战国贵族土墩墓。9月16日下午,在临川村村委会以西200米处的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正忙碌着。

“从随葬品特点来看,该墓年代为战国早期;从墓葬规模、墓室形制、随葬陶礼器看,墓主身份为中下等贵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叶润清介绍,此墓应是一座战国早期越国贵族土墩墓。

据介绍,考古人员最初在该遗址发掘一个晚期堆积层,发现堆积层的文物很少,和一般的遗址不一样。于是,考古人员判断,它可能是墓葬或其他遗迹。后来发现,堆积层中间比较高、四周低,从南往北堆积。因此,考古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江南地区流行的土墩墓。

安徽发现战国墩墓是首次

叶润清解释,土墩墓是商周时期流行于吴越地区的一种常见墓葬形式,包括一般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其基本形制为平地或浅坑掩埋或平地围建石室,并构筑圆丘状封土。

“土墩墓在江浙沪皖地区均有大量发现,年代集中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到春秋晚期后,受中原和楚地墓葬制度的强烈冲击,吴越地区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到了战国早期,土墩墓已有逐渐绝迹之势,因此战国时期土墩墓在江浙地区仅有零星发现,在安徽则是首次发现。”叶润清说。

初步判断为合葬墓

据介绍,陶庄的这座战国土墩墓为浅土坑竖穴木椁式土墩墓,墓葬局部已遭破坏,现存土墩高约1米,土墩底部近椭圆形,长径约23米,短径约18米,墓坑基本呈东西向,长6.7米、宽3.5米、深0.52米。从残存痕迹看,椁室长5米、宽2.5米,似从中间分成东、西两室。从残存骨骼和牙齿看,此墓应为合葬墓。

该墓随葬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为陪葬而制作的陶制明器——仿铜陶礼器;一类为实用器,即日常生活用器、用于生产和征战等的有关物品。

■链接 土墩墓

土墩墓,一般没有墓坑,采用堆土掩埋、平地起封的特殊方式安葬,主要分布在苏南、皖南、浙江一带,保存较好的土墩墓外观呈馒首形状。

土墩墓墓葬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无规律密集式分布;一种为顺山脊一字形分布,它历经2000多年,有的土墩墓早已坍塌不显见,有的仍保持着显著的土墩。

据专家介绍,土墩墓的大小与其随葬品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其墓葬的特点之一。有的封土高大的土墩墓随葬品寥寥无几,仅一两个陶器。但是对于考古来讲,对研究当时当地社会习俗及其生活方式具有较高价值。

规模宏大的土墩墓葬,至战国中晚期渐渐消失,这是因为越灭吴后,又被楚国所灭,至战国以后,逐渐与楚汉文化相融合。可以说土墩墓的兴起与衰落是与吴越的兴亡相始终的。


扬子晚报 皖新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土墩墓 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