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显示澳大利亚在中生代时并非孤岛

角鼻龙复原图(来自维多利亚博物馆)

维多利亚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Erich Fitzgerald在离墨尔本87公里远的地方发现了一块恐龙足踝化石,这块化石属于角鼻龙(ceratosaurs),是一类生活于1.25亿年前的肉食恐龙。这个发现表明,与现今局限分布于澳大利亚的考拉(koalas)和袋鼠(kangaroos)等“珍稀古怪种”不同,恐龙时代的澳大利亚也拥有类似暴龙(tyrannosaurs)、异龙(allosaurs)等大型肉食恐龙全球分布种。Fitzgerald说,这些肉食恐龙在古大陆分裂前就在全球广泛分布了。研究者找到的这些在全球其他地方广布的代表类群,可能意味着澳大利亚在1.25亿年前是它们的起源地。

角鼻龙是一类相对较小的肉食恐龙,它们大约能长到1~2米高、3米长。此次在澳大利亚的发现为冈瓦纳大陆东部的恐龙图景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冈瓦纳大陆在1.3亿~8千万年前分裂形成了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三块陆地。Fitzgerald说,冈瓦纳大陆的分裂在澳大利亚恐龙动物群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古生物学界曾认为澳大利亚恐龙动物群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类群,但新发现显示角鼻龙及其他恐龙也曾生活于澳大利亚,这确定了它们的全球分布性,这些恐龙的谱系起源可追溯至1.7亿年前,那时三个陆地之间的动物还可以随意交流。

Fitzgerald强调,这块足踝骨骼化石于2006被一位业余古生物学爱好者发现于海滨小镇圣雷莫,它虽仅有6厘米宽,但却对理解恐龙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意义重大。澳大利亚是除了南极洲之外的恐龙记录最少的地方,因此这块化石的发现解了众多研究者的“燃眉之急”。


(化石网/歆塬 编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澳大利亚 化石 恐龙 中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