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书《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背后的科普困局

《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这本由国内一家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图书,自面世后引发诸多质疑,经调查得知,这是由40多名在校研究生被出版社“聚拢”在一起拼凑出的一本书:书中有十余处化石名称出现错误,比如“鱼类化石成了甲壳动物化石,动物头骨化石成了矿物质”,插图错误也比比皆是。这类内容缺乏科学性,甚至谬误百出的科普图书,目前在市场上并非特例。作为传播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科普出版物出现这种严重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不仅科普出版物如此,当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普遍较低,科普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然而让一些老科学家忧心的是,社会上却暗中涌动着一种隐形的“科学无用论”,年轻人不愿搞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高素质科技人才更是缺乏。

40人攒了一本

错误百出的科普书

能想到吗,一本旨在“引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普图书却存在诸多错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硕士纵瑞文网上发帖,称一本名为《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的书中有十余处化石名称等错误。

“仅翻阅几十页,从图片上就发现很多错误。” 纵瑞文说,他是在图书馆中看到这本书的,当时就感觉很震惊。“‘菊石’是亿万年前生活在大海里的一种软体动物,可在《化石》一书中,菊石化石被写成了海螺、蜗牛、蛇等生物的化石,而珊瑚化石被写成了‘蛇骨化石’”。

这本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12年3月第一次印刷、作者为“林静”的书在当当网上很容易被搜索到,并被介绍为“由林静编著的《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一书从各个方面对化石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介绍,并且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可以让青少年对化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具有参考和实用意义的帮助”。

据了解,这本《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是《探究式科普丛书》(全套100本)中的一本。目前该丛书在北京多家书店都有销售,丛书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四个系列,每本书的编著均为“林静”,书的序言中写着“这套书旨在让青少年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在翻看《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这本书后称,纵瑞文指出的错误的确存在。从事50多年植物学研究工作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教授汪劲武仅用半小时就发现了书中5处错误。

这套科普丛书的策划人名为王俊,他表示,“林静”是一个笔名, “《探究式科普丛书》耗时3年完成。当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40多名硕士生根据提纲撰写,十多名博士生审稿,最后还有院士把关。当提到书中的错误时,他称此事“无可奉告”,而且因书已上市半年多,回收也不现实。

原创科普图书质量堪忧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普跟科研不完全一样,科研需要探索、创新,科普往往是把已研究好的科学知识准确、成熟地表达出来,应该向受众提供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和概念,而不能是模棱两可,更不能是错误的。他说,科普工作者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科学面前不能不懂装懂或哗众取宠。同时,科普是一个公益性的事情,任何想通过科普追求利润或者其他功利,都可能让科普变质变味。

针对现在市场上一些质量不高的所谓科普书籍,著名科普作家、中科院文联主席郭曰方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科普图书市场真正原创性、创新性的科普作品非常少,不少科普文章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虽然书名不尽相同,但内容上大同小异,一看就是互相摘抄编撰的结果。“你到图书城看一看,就会发现书架上的科普图书,虽然书名不同,但内容上却差不多。”另外,我国科普作品大多仅限于传播科学知识,涉及科学精神、科技价值观、科研道德、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著作太少。

“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要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真正产生深刻广泛影响的科普作品是那些体现对人的关怀,对人的生活甚至人的命运关怀的优秀作品。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家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影响了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当时的青年学生们,在陈景润追求科学精神的鼓舞下,在食堂排队买饭背单词,晚上点灯熬油读书成为那个时期的一种时尚。之所以能够出现这样的作品,是与作者深厚、浓郁的人文情怀精神分不开的。”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方正辉表示。

科普图书质量差导致了市场萎缩,刘嘉麒介绍说,据调查,美国等发达国家16%的人每年买一本科普书,我国这一比例连1%都不到。

据了解,目前我国涉足科普图书的出版社至少在100家以上,但通过科普图书出版、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出版社却十分罕见。除极少数畅销书外,科普图书的印数大都在3000册至5000册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国外引进的科普书大多畅销。以霍金的《时间简史》为例,该书自1988年问世以来,被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千万册。

开卷信息技术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统计,2011年全国共出版科普新书750种,比上年的614种增加136种(少儿科普未统计在内)。与全年20万种新书相比,科普图书的零售市场份额多年来只维持在0.4%左右。

“剪刀加浆糊”

做不出真正的科普书

“要保证科普作品的质量,必须重视专业创作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普出版社副社长、总编颜实指出。现在科普图书出现问题,是因为有些出版社请社会上没有科普资质的人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很多原创科普作品就像剧本似的,一集一集包下去,最后都是包给一些在校研究生做。很多研究生不一定对科普有兴趣,而且也缺乏专业训练。有时往往是从一些资料里,甚至从网上找一些内容。这种“剪刀加浆糊”出科普书的方式,跟科普创作本来的意义完全背道而驰。

郭曰方建议,对那些在科技报道上有突出贡献的编审人员、记者或者是科普作家应当给予重奖;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活动或者科普创作的成绩,应当纳入研究院所考核评估的体系当中,将是否从事科普工作,作为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的条件;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考虑设立科普专业;把对科普教育的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

“中国需要一些‘大家’出来做科普工作。”中国科普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石顺科介绍,“100多年以前,美国的科学报道也常出问题,歪曲的报道、扭曲的报道、别有用心的报道非常多,后来科学家站了出来,成立了专业组织和团体,专门在公开的刊物上批驳或者纠正科普谬误。一直到现在,美国还有一个探索中心,对非科学的东西进行揭露和反驳,包括一些大科学家,像贝尔,也专门给公众释疑解惑。”

石顺科表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这么多年,中国科协现在也提供资金和定向支持,支持作者、支持创作团队进行科普创作,但奖项设得不够,引导不够强,导致有一个老问题:创作队伍比较嫩,没有大牌科普作家,难以呈现特别好的作品给读者。另外,他认为,国内推荐优秀科普图书和向公众宣传的力度较弱,与国外宣传促销费用要占初版印数总码洋的8%至15%的投入相比,我们一般只有不到1%。


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