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桥头遗址发现9000年前太阳部落?

在一片新出土的红衣陶片上,一轮发着耀眼光芒的朝阳正从凹凸不平的线条上升起。这片令人新奇的陶片,就是年前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们在义乌桥头遗址发现的。

“经碳十四测定,这轮朝阳距今约9000年。这说明当时在浙中地区就存在太阳崇拜,存在以太阳为图腾的部落。”参与调查勘探的省考古研究所资深考古专家蒋乐平说。

“朝阳”怎么被发现的

义乌城西街道桥头村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一个月前,浦江“上山文化”的发掘者之一、考古专家蒋乐平的造访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2008年浦江出现人类文明的新源头——‘上山文化’后,我就想寻找更多的遗址来证明这个古人类文明,先后在龙游、婺城和永康等地发现10多处遗址,证明了整个浙中地区都存在‘上山文化’。在探讨中,大家都觉得在‘上山文化’中,怎么会缺了义乌这一环?”蒋乐平说。

机遇来了。去年,义乌市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在桥头村“夏园坟头”游玩时,意外发现了几片夹炭红衣陶片。凭着职业敏感,他意识到这里可能存在“上山文化”遗址”。通过博物馆领导,这个消息传入蒋乐平耳中。

去年12月中旬,蒋乐平带着考古工具来到桥头村“夏园坟头”进行试掘。

对一个月的试掘情况,62岁的村民楼云丰可谓记忆犹新。因为,蒋乐平就住在他家里。

“这一个月,我都在蒋乐平身边。帮忙挖的人还是我去找来的呢。”谈话间,楼云丰有些沾沾自喜。

他回忆说,蒋乐平到桥头村后,就用一把工具,往地上一插。后来,他才知道,这把长柄工具,叫洛阳铲,是一种专门用于分析考古文化土层的工具。

挖出土层后,蒋乐平就进行仔细研究,确定这里文化土层与“上山文化”遗址的土层相似,就叫帮工们进行试挖。

除了下雨,他们一直在挖,最深处挖到了离地2米的地方。每天,他们都将挖出来的泥土进行清理,从中发现了不少碎陶片。其中有一片红色的陶片,凸现出一幅朝阳图案。

沿着陶器中间的外表是一条类似长城图案的饰纹,在图案正中间则钻出半个朝阳,上方放射出六道光芒。这些类似长城图案的饰纹的突出部分,像绵延千里的群山罗列着的一个个山头,又像一个个蓄着长发的头颅,正在朝拜日出。

从外观来看,这个朝阳图案是在烧制陶器前,古人用另外一种材质的陶土涂上去的。在考古界,它被称为彩陶。

这些陶片的烧成温度很高,部分器物口沿外侧刷有一层红色陶衣,颈部或圈足刻画有连续的“^”或“I”纹,有些陶器内外壁均有一层米黄色类似“化妆土”的物质,使得器物看上去平滑而略有光泽。这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先民已经有较高的制陶技艺。

图案与浙中地理环境不谋而合
 
到目前,考古学家们对图案的喻意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整个图案显示的是一幅日出图,含有太阳升起的地方的意思。

结合浙中地区的一些地名,不少地方学者发现这个图案与浙中地理环境可谓不谋而合。

浙中地区离东海不远。据史料记载,在远古时代,杭州、台州、绍兴、温州和宁波等地曾出现过多次海浸。海浸袭击时,这里汪洋一片。而浙中地区一度成为海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或许是这个原因,像东阳、义乌等的地名,都包含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的意思。在东阳,除了自身地名有这个含义外,还拥有一座圣山,叫东白山。

它位于会稽山脉南端,主峰太白峰高1194.7米,是东阳境内的最高峰。可它的山名就意指东边发白的地方之意。

对义乌这个地名,不少人都会想到古代颜乌葬父的故事,认为义乌的地名跟孝子颜乌有关。可最近,当地不少乡土学者发现,义乌这个地名也有太阳升起的地方之意。

义乌乡土学者冯志来曾写过《话说义乌的“乌”》一文。他说,《山海经》就有“金乌载日”之说,古人将“乌鸦”和“太阳”联系在一起,至今义乌人还叫太阳为热头乌,所以乌鸦就是太阳。

古人认为,太阳是从大盘山外升上来的,而太阳就是乌鸦,所以太阳升起之地,《山海经》就称乌上。后来,秦始皇建县时,为了实现统一大业,不许后人复辟,就把乌上改成“乌伤”,意为太阳(太阳神乌鸦)永远受伤后,就不会有飞翔的一天。

可历史却跟秦始皇开了玩笑。到汉代,因中央政府推行孝道,乌伤被改为乌孝,颜乌的故事也是从当时开始流行的。但对太阳崇拜的思想,乌伤人一直没有改变。在义乌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还有印着太阳纹案的瓦档,就是秦汉之物。一个图案为云朵中浮现出光芒四射的太阳,一个图案则刻画出太阳神的样子。

太阳崇拜是以天体为对象的自然崇拜中的一种。在人类未形成之前,太阳便已存在。人类诞生以后,太阳作为一种自然物体与人类朝夕相处。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即原始采集、狩猎时代,尚没有发生太阳崇拜,因为尽管太阳对人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毕竟未对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即人类能够进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以后,太阳对人才有了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太阳的制约,从而促使人们较多地思考太阳,猜想太阳。原始人不理解太阳的奥秘,以为太阳具有能使万物复苏、生长的超自然力量,甚至视为丰收的主要赐予者。

原始人还认为,太阳也像人一样,有灵魂,有喜怒哀乐,这便形成太阳有灵观念。后来,人们又逐渐把太阳人格化,同时视之为神而加以礼敬或祭祀。

不少地方学者认为,从桥头遗址的发现到浙中地名的喻意,都说明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之人都存在太阳崇拜的倾向。他们应是一支崇拜太阳的部落。但他们究竟从哪里来呢?

对这次试挖,蒋乐平有这样的总结:

桥头遗址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遗址已遭到村民盖房平地的严重破坏。经过探掘,发现了厚达两米的文化层堆积,并出土数量丰富的陶(片)器和石器。其中石器有磨盘、穿孔器、石刀等。

桥头遗址的陶器,保存状况较好,陶器类型包括大口盆、平底盘、双耳罐、圈足盘等,陶衣鲜亮,以红衣为主,也有乳白衣,这在已经发现的“上山文化”遗址中,只有湖西遗址堪与相比,体现出了当时陶器装饰的高超手艺。同时,该遗址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彩陶,分乳白彩和红彩两种,以条带纹为主,令人惊讶的是,彩纹中出现了朝阳纹的图案。桥头遗址为“上山文化”晚期遗址,但其彩陶具备了萧山跨湖桥文化彩陶的基本特质……遗址出现的朝阳纹图案也与萧山跨湖桥遗址中的朝阳纹图案一脉相承,充分说明“上山文化”是跨湖桥文化的重要源头。

蒋乐平说,这些彩陶在当时应该是装食物用的,功能像今天家庭厨房里的瓶瓶罐罐,但不乏成为远古时代的一种祭祀工具。


浙中新报 赵晓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部落 新石器时代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