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点亮”行星研究

(神秘的地球uux.cn)据中国科学报(李瑜 傅哲明):“世纪彗星”ISON正离太阳越来越近。这一话题在国际上的热火朝天,与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的寂寥无声形成鲜明对比。

11月15日凌晨3时许,记者在睡梦中接到资深天文爱好者周团图的电话:“刚刚接到报告,ISON彗星的亮度已经到5等了,想看就赶紧准备吧。”

近日来,关于ISON彗星可能会解体的传言极大点燃了国内天文爱好者的观测热情,他们每天追踪着ISON彗星的最新动向,互相传递和分享着手边的各种信息。

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多年来,国内天文学界在系内行星研究方面仍旧存在空白。

命运未知

早在一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发布消息称,ISON彗星可能在今年年底近距离擦过太阳,届时最大亮度将达到-14等。这无疑是个令人惊讶的消息:星等每减小一等,亮度增大约2.5倍。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的目视亮度仅为-1.5等,而满月也仅有-12等。

人们兴奋地将“世纪彗星”的称号授予了这颗“前途光明”的彗星,天文学者也对其投以极大关注。为此,美国宇航局专门成立专家小组,进行大型天地联合观测。

ISON彗星来自遥远而寒冷的奥尔特云,这有助于研究太阳系的早期环境,此外,ISON彗星在接近太阳过程中表面温度大幅提高,亮度增大,可观测到平时看不到的奥尔特云彗星成分。“这两点同时具备是很难得的,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机会。”美国马里兰大学天文系博士李荐杨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

但一年多的观测却让天文界颇感失望:其增亮速度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据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大学天文学家伊格纳切奥·费林计算,这颗彗星很可能在到达近日点前解体。

对此,李荐杨回应道,费林将ISON彗星和以往一些彗星的亮度变化作比较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但ISON“正在”瓦解的结论没有任何观测依据。

最新观测报告显示,ISON亮度目前在4等左右。但随着它离太阳越来越近,影响观测的晨光也会更加明亮。此外,ISON彗星将于11月28日到达近日点,最终命运尚未可知。

失声的领域

许文韬是一名天文爱好者,这段时间,他的主要工作是远程操纵新疆的星明天文台对ISON进行拍摄,并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同时也与国外学者合作进行一些简单的研究。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大部分爱好者只是满足于不断刷新发现数量而已,而没有作更深一步的研究。”许文韬对此感到惋惜。

与国际上对ISON彗星热火朝天的讨论相比,中国专业天文学界的表现也乏善可陈。

彗星和行星、太阳系小天体等从属于行星科学。据《天文学进展》2002年12月刊登的一篇论文数据显示,行星天文学在《自然》和《科学》上的发表论文数占全年天文学总论文数的三四成,一直是天文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

李荐杨表示,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每年的年会有600~800人参会。其研究意义在于探索地外生命,寻找可居住环境,进行空间探索,保护地球不受小行星撞击。

然而,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说,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中,中国大陆进行行星科学研究的天文学家可能不到两位数。

发展的契机?

为何行星科学在中国大陆遭此冷遇?

朱进认为,受历史条件限制,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天文学发展在专业布局方面不可能做到全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没有开展空间探测项目,中国的天文学发展也未能填补行星科学的大片空白。“虽然有几位老天文学家在行星科学上作出一些贡献,但目前人才还是很缺乏。”

正在从事ISON观测的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赵海滨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从事行星科学研究,获得更多的支持。

采访中,不少天文学者提到,这次ISON的“大热”,也许会成为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的契机。

李荐杨告诉记者,美国“阿波罗计划”极大地推动了行星科学的发展,此后的空间项目对行星科学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而且推动了大型望远镜的建设。

李荐杨认为,目前中国的空间探索项目是行星科学发展的良机。应当以空间探索项目为动力,发展地面设备的建设,尤其应增强包括宣传和教育两方面的人才培养。

“科普是面向未来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朱进认为,天文学教育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只有对天文感兴趣的青少年增多,天文人才库才能逐渐完备。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行星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