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鸭嘴龙发现之旅

  黑龙江鸭嘴龙的发现之旅 一段耐人寻味的曲折故事

  5月6日,被称为省博镇馆之宝的平头鸭嘴龙化石骨架标本接待群众参观。据专家介绍,这具长9.32米、高4.18米、含真骨80%以上的恐龙化石骨架曾是我省重大的考古发现,并轰动全国,填补了我省没有恐龙化石骨架标本的空白。 

  平头鸭嘴龙家住嘉荫龙骨山,当年它过着怎样的生活?它的尸体又是怎样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变成了化石,并被发掘出来的?有关专家讲述了它不平凡的背后故事。

  遗憾

  “神州第一龙”流落海外

  据省博研究员杨秀娟介绍,平头鸭嘴龙化石骨架已从黑龙江出土多具,它出土之前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据记载,黑龙江沿岸早就有过龙蜕的传说,按照史料分析很有可能在清代初期就已发现恐龙骨化石。康熙巳丑科进士方式济到黑龙江省探视流放在此的父亲时,在《龙沙纪略》中写道:“龙骨,艾浑江岸数尺下恒有之。或曰龙蜕,或曰孽龙谪而死者。”艾浑,即瑗珲,驻副都统,当时的嘉荫为瑗珲辖地。这句话是说:“瑗珲江岸数尺下经常发现很多龙骨。有人说,龙骨是龙蜕下的骨,也有人说是龙在天上犯了罪孽被天神贬谪而死去。”作为图腾的龙肯定是不存在的,但说这些化石是龙骨就是恐龙或其他古生物的骨化石应该没有错。

  果然,在近代,随着考古活动的进行这里很快就发现了被称为“神州第一龙”的一具恐龙化石骨架。这次发现也让嘉荫龙骨山声名远播。

  杨秀娟说,1902年俄国军官马纳金在黑龙江边的“白崖”发现了一些动物骨骼化石,他将这些化石带回俄国研究,最初认为是古象类,后来确认是恐龙化石。经后来我国专家考证,“白崖”就是如今著名的嘉荫县龙骨山。

  1915年至1917年,我国地质委员会委托俄国考察队在黑龙江右岸的中国一侧进行挖掘,后来他们将挖到的大批恐龙化石以研究为名私自运到圣彼得堡。

  1924年,这些化石组成了一具高4.5米、长5米的恐龙骨架。至今,这具骨架仍保存在俄罗斯。当时,这具高大而奇特的骨架引起极大轰动。

  杨秀娟说,因为那是产自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被称为“神州第一龙”,但它流落异乡,留下了几许遗憾。

  “虽然俄国人已经挖出了恐龙化石,但我们对于恐龙化石具体的埋藏地却并不清楚,所以建国后几十年,在嘉荫的恐龙考古活动还一直是空白。”杨秀娟说。直到1978年3月初,有关专家在嘉荫太平林场附近的黑龙江边发现了一些骨头,经鉴定为恐龙化石,才改变了这种面貌。

  此后,省内专家组成了发掘队,经过两年的野外发掘在嘉荫龙骨山地区挖掘出1400多件化石,发掘面积550平方米,其中大部分为鸭嘴龙类,还有霸王龙、似鸟龙等化石。

  省博的专家用这些化石组装了两具龙骨架,其中一具真骨含量近90%,可惜1994年在吉林巡展时毁于火灾。另一具较小一些的就是这次正在省博展出的平头鸭嘴龙。大量化石的出土当时轰动全国,也填补了我省没有恐龙化石骨架标本的空白。

  杨秀娟说:“由于毁掉了一具骨架,所以这具骨架就显得更加珍贵,特别是龙骨山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之后,不允许再进行考古发掘,这样恐龙骨架就显得愈发珍贵。”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鸭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