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分子机制

《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 Pathogens)近期发表中国科学家陈化兰领衔的H5N1禽流感感染哺乳动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文章,“Identification of Amino Acids in HA and PB2 Critica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a Mammalian Host”,该文章从HA与PB2蛋白的分子结构层面分析了哺乳动物感染禽流感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博士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现任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暨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她主持的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唯一有权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最终鉴定的研究机构。
 
相比2003年让人恐惧的禽流感大疫情而言,这些年的禽流感疫情相对温和了些,尽管没有发生动物大疫情,科学家们对禽流感感染人的科研课题一直没有松懈过,从分子角度了解禽流感感染哺乳动物的机制的课题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陈化兰课题组首次发现了决定H5N1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分子机制。
 
研究小组利用豚鼠感染模型首次发现:病毒表面结构蛋白血凝素HA第160位氨基酸的突变,使H5N1禽流感病毒获得识别,并结合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与PB2基因701位点共同决定H5N1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水平传播能力。据此,科研人员得以准确描述出决定H5N1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分子机制。
 
在此之前,该实验室科研人员已发现,PB2基因701位点对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具有关键影响。
 
这两个位点的突变对H5N1禽流感获得感染哺乳动物并在哺乳动物中传播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监测、防控禽流感在人际间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物通 小茜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哺乳动物 分子 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