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抢救性发掘

    世界文化遗产地——北京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24日正式开始。这是出土了北京人头盖骨的周口店遗址自1937年大规模系统发掘停止72年后,首次进行的以遗址保护为主旨的抢救性清理发掘。

    据此次发掘领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介绍,此次清理发掘的部位为遗址第1地点西剖面,是遗址最具科学价值的标志性堆积体。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发掘面积为20平方米。

    “遗址西剖面近日出现重大危情,其上部出现纵斜开裂,纵深延伸不详,横向拉张明显。其下部几近悬空,在重力作用下随时有坍塌危险。一旦垮塌,势必对现存剖面堆积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高星说,“对该剖面进行紧急抢救性清理发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星表示,这次发掘不是以寻找人类化石为第一诉求的主动性考古发掘,而是以遗产抢救、保护为主旨,但不排除有重要材料发现的可能。“我们认为,发现北京人生存时期的某类遗存是肯定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不仅人类化石,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反映当时人类行为、技术的文化遗存乃至环境样品、测年样品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介绍,除了保护性发掘外,科研人员同时还将系统地对地层进行观测、取样、分析和测试,进一步测定当时人类生存的年代和环境;同时改善剖面外观等,提升遗址的展示和科普水平。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在西剖面上方已搭建起防雨、遮阳保护棚;对顶部开裂部位用钢索缠绕牵拉;定点、布方等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考古队员正忙碌而小心翼翼地工作着。

    据了解,此次发掘前期准备工作于今年5月开始。按照计划,6月下旬至7月下旬要完成对顶部开裂部位的抢救性发掘清理。8月到10月间将开展对西剖面的整体清理和系统取样工作。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南约50公里处,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迄今为止,周口店遗址已发现了27处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的化石地点,其中包括1929年发掘出土的震惊中外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吴晶晶 岳瑞芳)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北京人 发掘 遗址 周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