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于2009年10月14日在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古生物学界近年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国土资源、石油、煤炭、化工、海洋以及出版部门和博物馆系统以及部分海外学者等近六百人出席了这次会议。出席大会的专家和领导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殷洪福、周志炎、戎嘉余、陈旭、邱占祥,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教授、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杨锐、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聪、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周少平处长、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副主席侯先光教授、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彭善池教授和日本古生物学会前理事长、早稻田大学平野弘道教授等。开幕式上,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沙金庚致开幕词,周建民、侯先光和平野弘道分别致辞,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杨群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09年是中国古生物学会80周年华诞。从1929年至200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走过了80年的漫长历程,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同时又是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成立8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团结广大会员、组织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弘扬科学文化以及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中国古生物学界在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与复苏,地球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瓮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等重要化石生物群研究,全球年代地层系统和界线层型、地质生物学与生态系统重建及旧石器考古学与古人类学等研究领域内做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先后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十多项古生物学科研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如Science、Nature、PNAS上发表数十篇文章,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国际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许多重大科学难题的解决都依赖于中国资料的新发现以及深入研究。例如在我国云南距今5.3亿年前的早寒武世地层中发现的澄江动物群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现已发现并描述的化石共120余种,分属10多个动物门。这一发现表明,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门在寒武纪开始后不久都已有了各自的代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前寒武纪地层中动物化石的极度贫乏。更令人不解的是,在迄今发现的以埃迪卡拉生物群为代表的各种前寒武纪末期的化石中还没有发现已知动物门的直接祖先。如此惊人的反差,证实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客观存在,表明“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史上最重大的演化辐射事件。通过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深入系统研究,诠释并回答了“寒武纪大爆发”这一重大疑难科学问题,探索了脊椎动物、真节肢、螯肢和甲壳等动物的起源,证实了现生动物门和亚门以及复杂生态体系起源于早寒武世,挑战了自下而上倒锥形进化理论模型,为自上而下的爆发式理论模型提供了化石证据。这一研究成果修正和完善了达尔文进化论,在国际上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并因此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十分关注的热河生物群拥有多项世界之最,如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动物骨架—张和兽、热河兽;地球上第一枝花—辽宁古果的发现;世界上第一批被发现长有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意外北票龙、原始祖鸟和尾羽鸟;保存最完整的早期蛙类三燕丽蟾距今至少1·2亿年,是世界上迄今已知骨骼保存得最为完整、精美的早期蛙类化石之一;最早的最庞大的鸟类化石群—孔子鸟、娇小辽西鸟、辽宁鸟、朝阳鸟等早期鸟类化石的发现,打破了始祖鸟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年还发现了四只翅膀的恐龙化石和鸟类胚胎化石以及鸟的腿羽化石等。这些发现对探讨鸟类的起源、羽毛的起源、被子植物的起源、哺乳动物的早期分化等理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以及生物多样性演变为研究内容的古生物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代表成果之一——《生物的起源、辐射与多样性演变——华夏化石记录的启示》获得了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国家级最高奖项“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在与古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地层学领域,国际上采用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即“金钉子”)来定义年代地层单位、建立起国际地层表,使得全世界科学家在叙述地质历史时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和全球性标准。“金钉子”的获取标志着一个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地学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意义绝不亚于奥运金牌。自1997年获得首枚“金钉子”以来,中国科学家已经在中国确立了9颗“金钉子”。

  近年来,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参与主办和协办了多次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尤其是2006年在北京成功主办了被誉为国际古生物学界“奥林匹克盛会”的“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来自近40个国家的800余位古生物学工作者和来宾出席了该次盛会,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许。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给大会的贺词中说:“古生物学研究不仅在人类探索自然及其变化规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地质矿产和化石能源的勘探和开发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它的研究成果还是对社会公众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素材,是广大公众喜闻乐见的科学内容。”“中国科学家在古生物学及相关研究领域中,做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此外,先后有数以百计的中国古生物学家在相关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了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委员等职务,积极参与并负责了多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项目,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古生物学界的声誉、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古生物学会鼓励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依托中国古动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和地质公园,先后建立了几十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办和出版了《化石》、《生物进化》等优秀的科普杂志和科普书籍,向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介绍与化石有关的科学知识,取得了丰硕的科普成果。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古生物学会非常重视通过非传统媒介进行科普宣传和普及,特别是创建了目前排名国内科普网站前列的《化石网》,后者于2009年获得了唯一由联合国组织专门针对数字内容的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高奖项——“世界信息峰会大奖”(World Summit Award,简称WSA)。总之,中国古生物学会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科学知识、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次大会以“中国古生物学80年——进展与创新”为主题,围绕古生物学科发展、研究成果、科普教育和人才培养等,从“回顾与瞻望”,“传统与创新”以及“继承与发展”等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为我国古生物学家充分总结和展示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以及广泛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我国古生物工作者们的齐心努力下,中国古生物学会一定会更兴旺,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必将在新世纪再创辉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中国 古生物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