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射线暴

伽马射线是电磁辐射中能量最高的形式,它的波长甚至比X光还要短,在

0.01纳米以下(1纳米是10-9米)。尽管在全天有一个几乎是恒定的均匀伽马射线背景,但在其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分立的源。这些持续几分钟的伽马射线的突然爆发极有威力,它能够穿过可视宇宙被探测到。伽马射线最初的爆发后,在其他频谱段会出现一个“余晖”。找到这支正在暗淡下去的“冒烟”的枪,对于天文学家们确定我们离最近的爆发的距离非常关键。我们现在知道这些伽马射线暴是十分遥远的。一个单独的爆发所发出的能量超乎想象,太阳在整个生命中发出的能量尚不及伽马射线暴在几分钟内释放的能量多。

尽管不同爆发的原因似乎不同,但许多伽马射线暴产生于超大质量恒星死亡之时。记住一旦这些恒星中用于核反应的燃料枯竭,从中心发出的辐射就消失了。重力最终赢得了战斗。恒星的外层向内塌陷,中心区域彻底坍缩形成黑洞,同时外层被反弹回来并以极高的速度被抛出。释放的能量是如此巨大,在恒星的一生中所合成的原子核又重被打碎,一切几乎又变回了氢。但是,这种巨大爆炸中的能量又会引发进一步的核反应,将氢原子聚变成更重的元素,其中特别包括那些比铁重的元素。

爆发是否较弱,从而意味着距离较近;或者是非常强劲,即十分遥远。现在我们相信这些爆发是从离我们10亿光年的源头发出的,而且不可思议地强大,可能是自大爆炸以来最大的爆炸!

如果这个爆炸的恒星像第一代恒星那样大,那么向外释放的能量就足以产生一次伽马射线暴。在我们邻近的宇宙中,最大的恒星只有太阳的20~30倍,我们看到它们以相对温和的超新星方式灭亡。但是一颗超新星的光芒已足以盖过它所在的整个星系,所以一颗特超新星可以穿过整个可视宇宙被看到。

伴随这激烈的灭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以接近光速横扫过去,相似的过程可以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附近超新星的照片上看到。濒死的第一代恒星产生的冲击波除了加热周围的气体外,还使得周围的气体云随之收缩,触发了下一代恒星的形成。这些新恒星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第一代恒星产生的元素,这些元素在更早的时期还不存在。这些原子,尤其是碳和氧,能有效地把收缩云气中的能量辐射出去,这促使气体团冷却碎裂,形成更小的团块,进而形成较小的恒星。结果是,这些第二代的恒星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恒星非常相似。它们中最小的那些,也就是寿命最长的,可能今天还在闪烁,并且可以在银河系里找到。

这些恒星的确切质量对于其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300个太阳质量以上的恒星会直接坍缩成大质量黑洞,既没有物质被抛出也没有冲击波扩散出来。而在160个太阳质量上下的恒星则会形成成对不稳的超新星。这种爆炸正好产生大量的正电子,即电子的反粒子。当正反粒子相遇时,它们会在湮灭的同时产生能量。这些超新星中的这种能量足以防止核心的坍缩,这样黑洞和中子星都不会生成,而所有的物质都被抛出,进入第二代恒星的形成过程。我们相信在宇宙早期有大量的这种尺寸的恒星形成,并按照这种机制进行演化。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伽马射线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