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展示“泰坦尼克”号沉船全貌

2012年4月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一期《国家地理杂志》将刊登一组新照片,展示“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全貌

“泰坦尼克”号沉船照片,展示了这艘邮轮的右舷。沉没过程中,“泰坦尼克”号的船首最先沉入大海,前端埋入海底深处

“泰坦尼克”号的船尾,已经扭曲变形。照片在船尾上方拍摄

“泰坦尼克”号的船首模型,揭示了一些此前从未看到的细节

1912年4月10日,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踏上处女航,驶往纽约

1912年4月14日晚上,“泰坦尼克”号因躲避不及,与冰山相撞,最后沉入大海

此前拍摄的一幅“泰坦尼克”号残骸照,展示了首先沉入大海的船首

猛烈的撞击撕裂了“泰坦尼克”号的右舷,16个水密室中有5个灌入海水

灾难片《泰坦尼克号》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经33次潜入海底,对这艘沉船进行勘察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处女航中发出事故,最后沉入大海。这场沉船事故是20世纪最严重的人类灾难之一,沉没之谜一直困扰了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几十年之久。即使到了今天,这艘命运悲惨的邮轮仍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中。

4月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刊登一组新照片,展现“泰坦尼克”号在沉没100年后的景象。这些新照片由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借助高科技设 备拍摄,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泰坦尼克”号在1912年4月15日究竟遭遇了什么可怕的经历。拍摄“泰坦尼克”号残骸是一项为期2个月耗资数百万美元 的考察计划一部分,利用一系列手段对这艘沉船进行拍摄,展现此前从未看到的景象。

2010年8月和9月,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考察人员利用潜水器拍摄“泰坦尼克”号残骸。他们借助侧扫和多波束声纳获取残骸细节,根据这些细 节评估“泰坦尼克”号在前几次考察过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勘察过程中,潜水器获取了大量“数据带”,通过将这些数据带结合在一起,描绘出沉船的全貌。这一过 程被形象地称之为“割草”,对“泰坦尼克”号沉船所在地区以及周边区域进行勘测。整个考察过程中,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考察人员共对3英里×5英里(约 合4.8×8公里)的区域进行了勘察。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对“泰坦尼克”号沉船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管理局的考古学家詹姆斯-德尔加多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介绍了 拍摄残骸时使用的技术。他说:“这是一项能够颠覆游戏规则的技术。过去,我们对‘泰坦尼克’号进行勘察就像在午夜暴风雨中拿着手电勘察曼哈顿一样。现在, 我们可以借助更先进的技术进行勘察,了解我们希望了解的信息。”

对“泰坦尼克”号残骸进行勘察是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1985年,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激起 了国际同行对深海考察的浓厚兴趣。随着技术的进步,考察人员使用的设备越发先进。他们利用远程遥控或者与主探索设备——系在考察船上或者完全自治——相连 的机器人勘测海床,与“泰坦尼克”号进行亲密接触,甚至进入内部进行勘察。

新拍摄的照片能够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过程。以展现两个主要组件的侧面照片为例,能够让科学家了解这些组件与海床相撞时的 速度。沉没过程中,“泰坦尼克”号的船首最先沉入大海。由于一次又一次被冰山边缘刺透,船首上出现一些孔洞,现在仍清晰可见。随着一声巨响,船首落在海床 上。船首的外形在设计上允许“泰坦尼克”号在海面上平滑前行,沉入大海时,流线型船首前端首先撞到海床。

与船首相比,船尾则是另一种情况。由于“泰坦尼克”号在中间发生断裂,船首底部撕裂,大量海水灌入。这也就意味着船尾下沉过程更为激烈。快速下沉时,海水的疯狂涌入冲毁了所有地板,内部结构和设施相继被毁。快速下沉和海水的强大冲击力对“泰坦尼克”号形成“开塞钻效应”,导致钢板撕裂,整个船身扭曲变形,与最初的模样形成巨大反差。

随着相关影片的上映以及从船舱内找到的遗物在世界各地展出,“泰坦尼克”号引起了所有人的兴趣,这艘静静躺在海底12415英尺(约合3784米)的沉船也因此成为人类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一艘船。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踏上处女航,驶往纽约。“泰坦尼克”号堪称当时最豪华的邮轮,专为富人打造,里面的餐厅极为考究,同时还建有土耳其风格的浴室,供富人享用。尽管在内部装潢方面煞费苦心,让“泰坦尼克”号成为豪华邮轮的典范,但这艘邮轮的建造者所采用的技术不足以让“泰坦尼克”号及时避开可怕的冰山,最终酿成惨剧。当时,一名嘹望员发现了冰山,立即通知值班人员。不过,由于身躯过于庞大,“泰坦尼克”号无法及时避让,最后撞上冰山。猛烈的撞击撕裂了右舷,16个水密室中有5个灌入海水。专家们表示,如果正面撞上冰山,“泰坦尼克”号还有幸存的机会,但历史没有如果。

撞上冰山2小时40分钟后,裂成两半的“泰坦尼克”号最后沉入大西洋。在这近3个小时时间里,“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混乱,工程师检查受损情况,船员组织撤离行动,乘客则纷纷涌向救生艇。当时,“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艇数量只有法律规定的一半,也就是说,只有一半乘客能够登艇。混乱中,一些救生艇只装了一半乘客便离开“泰坦尼克”号,致使很多本能获救的人遇难。“泰坦尼克”号发生海难后,与救生艇有关的规定发生巨大变化,这也是“泰坦尼克”号留下后人的一个最宝贵的遗产。

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对“泰坦尼克”号产生浓厚兴趣,自1985年发现以来,他曾经33次潜入海底,对这艘沉船进行勘察。根据重现“泰坦尼克”号事故的模型,右舷被冰山撕裂后灌入海水,很快,船首开始下沉。随着船首的下沉,船尾逐渐离开水面,高高翘起,推进器整个暴露在外。在达到一定程度后,船身裂成两半,船首和船尾相继沉入大西洋。


新浪科技(秋凌)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国家地理 泰坦尼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