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塞鲸(学名:Balaenoptera borealis)为须鲸的一种,为世界上第三大须鲸,仅次于蓝鲸与长须鲸。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域,尤其是在远离海岸的海洋深层。塞鲸倾向避开阳光与热带海域,每年夏季时从寒冷或两极的海域迁移到温带海域,冬季则迁移到亚热带海域,虽然大部分区域的迁移路线尚未完全明朗。

塞鲸身长可以达到20米(66英尺),体重则可达到45公吨(50短吨)。估计每天需要900公斤的食物,主要是桡脚类动物与磷虾,有时还包括其他的软体动物。塞鲸的速度也是鲸鱼中最快的,在短距离上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31英里或27节)的速度。“塞鲸”这个名称是从挪威语的“Pollock”(青鳕)而来的,青鳕是种与塞鲸同时间出现在挪威海岸边的鱼类。

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后期之间的大规模商业猎捕中,估计共有超过238,000条塞鲸被猎捕,而现在塞鲸已成为国际保育动物,虽然冰岛与日本仍然有具有争议的研究计划在猎捕塞鲸。2006年时估计全球约有54,000条塞鲸,数量大约只剩大规模捕鲸活动前的5分之1。

塞鲸最早是由法国自然学家雷纳-普里莫弗勒·拉森(René-Primevère Lesson)在1828年所描述的,但是进一步的叙述则是由德裔的自然学家卡尔·鲁道费(Karl Rudolphi)所完成的。所以塞鲸有时又称为鲁道费鲸(Rudolphi's Rorqual)、波拉克鲸(Pollack Whale)、鳕鲸(Coalfish Whale)、沙丁鱼鲸(Sardine Whale)与日本脊鳍鲸(Japan Finner)。

Sei这个字是从挪威语中的seje而来,那是一种鳕鱼(青鳕),被当地的居民称为波拉克(Pollock)。这是因为塞鲸与青鳕在相同的时间出现在挪威海岸边,一起捕食浮游生物。塞鲸的种名borealis意义为北方。塞鲸在太平洋被称为日本鲸(Japan Finner)。塞鲸则在日本被称为沙丁鱼鲸(日文:イワシヒゲクジラ),因为塞鲸在太平洋被观察到在捕食沙丁鱼。

塞鲸属于须鲸科,这个科包括蓝鲸、大翅鲸、布氏鲸、长须鲸与小须鲸。须鲸在挪威语为röyrkval,意即“皱纹鲸鱼”,这是因为须鲸嘴部内拥有一系列纵向的皱褶或沟纹,随着身体下侧延伸。须鲸科被认为是在中新世中期从须鲸演化出来的。 不过目前对于须鲸亚目中的几个科是如何演化的所知不多。

目前确认塞鲸有两个亚种-北方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borealis)与南方塞鲸(Balaenoptera borealis schleglii) 。这两种塞鲸的分布范围各自分开,并没有重叠。

塞鲸为世界上第三大须鲸,仅次于蓝鲸(可达到200公吨重)与长须鲸(可达到77公吨重)。塞鲸的成鲸身长一般为12至15米 ,体重可以达到20至30顿重。南塞鲸体型比北塞鲸大,而雌鲸被认为比雄鲸来的大。目前测量到最大的塞鲸为20米,重量介于40至45吨之间。除了冰岛之外的最大标本,长度稍微超过16米。刚出生的幼鲸一般长度为4至5米 。

塞鲸的身体颜色基本上是深铁灰色,腹部为亮灰色的,而且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塞鲸在身体下方拥有32至60条的绉褶或沟纹延著喉部伸展,让它们在觅食时可以将嘴部张开到最大。塞鲸的嘴部是尖的,鳍比起其他鲸鱼显得比较短,只占身体的9%至10%,而末端是较尖。它们有一道隆起从嘴部的尖端延伸到一对鼻孔,这是须鲸独特的特征。

塞鲸的皮肤常有明显的伤疤与坑洞,这是伤口复原后的痕迹。这些疤痕被认为是由桡足类节肢动物、八目鳗或雪茄鲛(cookiecutter shark)所造成的。它们拥有高且呈镰刀状的背鳍,高度介于25至61厘米,位于背部三分之二的地方。塞鲸的照相鉴定研究的范围通常是在尾鳍、色素模式与疤痕。尾鳍则是厚与扁平的,比起身体相对较小的。
 
鲸须板的细节,它可以从海水中过滤出食物塞鲸张开嘴巴吸进大量的海水,然后使用鲸须从水中攫取食物,最后将海水从鲸须排出,只留下食物在嘴里。成鲸在嘴部上下两边皆有300至380片鲸须,每片长约48厘米。每片鲸须是由类似指甲的角质所构成的,尖端则因为磨损而成为白色而尖细的毛,位于口部内侧末端靠近舌头的位置。这些非常细而坚硬的毛(大约0.1公厘)是分辨塞鲸与其他须鲸值得信赖的主要特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塞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