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一生研读“黄土”

春天的风沙让城里人开始关注黄土。地理学界有这样的说法:目前人类了解地球的自然历史有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物,一本是极地冰川,第三本便是中国的黄土。国际上认为,把黄土这本书念得最好的是中国的刘东生院士。

刘东生:天津葛沽人,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高山和极地科学家,有“中国黄土序列的古环境研究之父”之称。1917年11月出生于辽宁沈阳,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学专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破解天书,踏遍千沟万壑为求突破黄土万岁之谜

小学毕业后,刘东生第一次跨出家门到天津读书,后来又从天津到昆明去上大学。在西南联大,他原来是学机械专业的,学了近一年。一天,他无意中在《益世报》上看到一篇有关“论抗战和乡土的研究”方面的文章,这篇文章改变了他对自己专业的定位。“这文章是我后来的老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专家杨钟健写的,文章讲———只有了解自己的家乡,才能谈得上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才有抗战热情,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家乡。”这篇文章给刘东生启发很大,他想,自己从沦陷区跑到大后方,便是出于爱国,爱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山山水水必须认识它,你通过什么认识呢?那就是地质学。通过地质去认识家乡的美好,山是怎么形成的,水是怎么变化的。年轻时就这么一个挺简单的思维,使我通过这篇文章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云南秀丽的风景使刘东生更是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放弃学习机械,改学地质学。“大自然不但美丽,而且有许多追求不尽的奥秘,促使我不断探索。直到现在,我还常感觉到有很多新东西在等待挖掘。”正是这种执著的探索和奋发工作,使刘东生常常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种发现的过程,带他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解放初期,刘东生和当时的地质学一起开始了转型。当时,我国的地质工作者老老小小加起来不足150人,同时由于我国地质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偏重于古生物的研究,有点儿“悬空”,为了满足当时现实的迫切需要,很多地质工作者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加了三门峡水库、龙羊峡水库的坝址及金、铜、镍矿的勘探工作。1954年,刘东生第一次参加了对黄土高原的研究考察,就在这次考察中,时年37岁的刘东生第一次认识了几乎占据了他后半辈子整个生活的两件珍宝———一是他始终为之倾心的黄土,一是他的夫人胡长康。

这年夏天,一个由古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位研究人员组成的综合考察小组来到了河南省会兴镇。当时只有一条街的会兴镇,便是如今响当当的三门峡市。一天傍晚,一向干旱的会兴镇突然下了一场雨,空气格外清新,考察小组的很多成员都出去散步,刘东生也跟着他们走了出去。突然,刘东生发现不远处有一排排水平而整齐的灯光,对于一个黄土高坡上的小镇来说,应该不可能是楼房,但这样整齐的建筑又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让刘东生整整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便顺着昨晚看见的方向找了过去。

原来,昨晚刘东生看见的一排排灯光是从当地老乡住的窑洞里发出来的。这里的窑洞跟城市里的楼房一样,在同一个位置有好几层,所不同的是,这些窑洞的房顶都是一片红色的土和下层一片被老乡称之为“料姜石”的石灰质结合层,科学名称为土壤层的淀积层,老乡们就利用淀积层的坚固性来做了窑洞的顶,相当于天然的天花板。但是,让刘东生感到奇怪的是,这样的淀积层水平延伸得很长,而且一层层和黄土、红色的土相间隔,三层窑洞都同样是以料姜石做天花板,黄土做墙,红色的土做地。这样的结构引起了原本研究古生物的刘东生的极大兴趣。于是,一回到驻地,刘东生便跑去请教土壤学家朱显漠,朱显漠院士告诉他,以前被杨钟健先生称为“红色的土”这部分其实也属于古土壤层。回去以后,刘东生便立刻展开了对黄土的研究,第二年便初步确定了我国的黄土有250万年的历史。

250万年前,就在我国这片几乎是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原的位置上,还是一片美丽的草原,不时有暖风轻轻拂过。如果当时有人类的话,如果当时的人类就懂得享受的话,这里肯定是一片很好的栖息地。然而,上帝仿佛总是喜欢破坏一切美的景致,几乎是一夜之间,一场接一场类似现在沙尘暴的风沙天气把远至中亚、近到我国新疆的沙漠和戈壁上的细尘全都吹了过来,最初来的时候,草原上的草还能拦住一些尘土,可是,这样的尘土一年年越积越厚,再加上持续的干旱、半干旱,到后来,有时候一场大的风沙甚至能把整头的牛羊埋住。“设想一下,如果每次这样的天气会带来0.01毫米厚的尘土,每年十次便能积0.1毫米,十年1毫米,一百年1厘米,一千年10厘米,一万年1米,到现在,黄土高原上最厚的地方已经深达250米,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见的黄土高原已经存在了250万年,从地质上讲,我国的干旱史也有250万年了。如今,中国一代一代研究黄土的人们还在读着黄土这本书,希望在解读这本天书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中国乃至全球环境、气候演变的历程和规律。”刘东生院士说。

50年代中期,中科院有个重要的研究项目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问题。刘东生设计了大面积网格状路线调查方案。这一方案一经提出,不少同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人员力量有限,大面积网格状的路线调查在交通不便、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可能会历时长久而难以取得好的成果。他们认为沿西北———东南搞一条剖面调查就足以查明基本情况,两种意见争论不休。

当时,主管科研业务的是彭会,他虽不是学地质的,但经过深入调研、请教了很多专家后,认为刘的方案更能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取得成绩,便做工作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很快统一了思想。刘东生回忆说,这是一次向黄土进军的誓师。就这样,凭对科学工作的热情,依靠两条腿,各调查小组步行走完了每条路线。在黄土高原完成了东西与南北向行程上万里的10条大剖面,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我国黄土研究走上世界舞台迈出重要的一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黄土 刘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