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员进入太空

    白天,陈韬是苏州盘门景区的一个普通管理员。他的工作,是确保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够安全地搭乘古运河中的摇橹船,欣赏沿岸的三国瑞光塔、春秋古城墙。但到了晚上,他却总是整夜对着电脑上的星空图,像侦探一样,进行着“避免地球受到威胁”这样的大事。

    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10年。10月6日,他打开“国际小行星中心天体命名委员会”的网站,突然发现,之前编号为19873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陈韬”星。

    尽管这颗星确实很小,而且是在1960年就被发现的,但这还是让陈韬喜出望外。此前他并不知道,为了表彰他在业余天文界的贡献,这个掌管小行星名字的委员会在9月的一个月圆之夜讨论并通过了这项提名。

    这一次,“陈韬星”与“李四光星”、“许智宏星”共80颗新命名的小行星一道,成为银河系的新住客。

    陈韬激动地给女友发去短信,却得到了一句“很平淡的”回复:“哦,知道了。”这个业余天文爱好者,只能像平常一样承受这种孤独的喜悦。在他看来,人们很少注意到,社会上还有“业余天文爱好者”这样一个群体。

    陈韬是15年前成为这个群体的一部分的。当时,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上演了一次大相撞,巨大的火球绵延近1000公里,光是木星表面的撞击痕迹就“有地球那么大”。刚上初中的陈韬当时很担心:“万一有彗星或者近地小行星与地球相撞,那可怎么办?”

    这个当时年仅14岁的孩子从此“一头栽进太阳系”。他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侦察那些有可能突然造访地球的未知天体。他参加了欧洲宇航局、美国宇航局开展的多个项目,专注于太阳系小天体搜索工作。他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盯着天文中心发布的星空图片,在无数的亮点中寻找那些可能被忽略的星星足迹。

    不过,比起北半球众多的专业天文台,这就像一场江湖与庙堂的竞争。过去一年中,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业余天文发现。

    在两年前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时,因为事先并没有公布卫星的轨道数据,他只能自己估算“嫦娥东南飞”的路线,并推测卫星一定会经过厦门。陈韬特意从苏州赶到厦门,并用星光级摄像头拍下了“嫦娥”飞经这个海滨城市的2分02秒,他甚至看到了脱落的二级火箭残骸,“比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星还要亮好几倍”。

    但他并不总是这样幸运,那些抬头仰望就能看到星空的日子,已经离去很久了。城市的灯光已经远远超过了天幕的亮度,“只能看见金、木、水、火、土和月亮”,他的语气中有点沮丧。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一样,他需要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重新开始。

    因此,目前陈韬只能坐在电脑前,观察其他爱好者在野外拍摄的天区图片。他的眼睛盯着这些照片中每一点陌生的光亮,因为那可能是一个未知的星球。2008年2月1日,他正在查看新疆天文爱好者高兴拍摄的仙王座天区图片,却突然发现了一个极其模糊的绿色光点。刚开始,他怀疑这是附近的人造卫星带来的“鬼影”,可在连续“侦察”了前几天同一位置的图片后,他猛醒,“这是一颗彗星。”

    最终,根据发现者和拍摄者的姓氏,这颗彗星被命名为“陈-高彗星”,陈韬在业余天文圈里名声大振。这也成为他获得一颗行星命名的重要原因。

    尽管他的年薪不到5万元,却已经投入几十万元在观测设备中。当发现一颗小行星被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时,他的第一反应却是“这个荣誉起码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

    在此之前,他最喜欢的是缠绕着银白色光环的土星和长着红色斑点的木星。这颗直径只有5公里的19873号小行星从没有被他关注过。但从获得命名的那天起,他会在晚上9点左右向着正南方向的天空,用物镜直径30厘米的专业望远镜观察这颗“特别亮”的小行星。

    有人问他,用可望而不可即的行星作为荣誉,会不会太过飘渺?“毕竟就算我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有这颗星在转,或许我的灵魂能够寄托在这上面吧。”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赵涵漠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陈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