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瓣花朵式”格局形成于庙底沟文化时代

(神秘的地球)据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有着相当的稳定性,所谓统一和分裂主要是从政治上来说。早期中国文化圈,是指秦汉以前中国大部地区文化彼此交融联系而形成的相对的文化共同体。

文明起源三模式形成于庙底沟时代

早期中国文化圈以中原为核心,并且至少自五帝以来就基本前后相承、连续发展,这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认识。晚清以来,疑古思潮在国内外渐成风气,这一认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甲骨文及殷墟等重要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极端疑古思潮已淡出史学领域,商代晚期以来的中国史基本成为信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在商代晚期以前等观点已成学术界共识,但商代晚期以前是否存在文化意义上的连续发展,又有怎样的文化格局、特质,还没有定论。

经过对商代晚期以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系统考察,我们发现早期中国文化圈根植于旧石器时代,萌芽于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而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庙底沟文化时代。这主要是由于仰韶文化东庄—庙底沟类型从晋南豫西核心区向外强力扩张影响,使中国大部地区文化交融联系成相对的文化共同体。其空间结构自内而外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区在晋西南豫西及关中东部,即仰韶文化东庄类型—庙底沟类型分布区和泉护类型东部,最具代表性的花瓣纹彩陶线条流畅,设色典雅;向外是主体区即黄河中游地区,也就是除核心区之外的整个仰韶文化分布区,花瓣纹彩陶造型因地略异,线条稚嫩迟滞;再向外是边缘区即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等仰韶文化的邻境地区,时见正宗或变体花瓣纹彩陶等,但主体器类仍为当地传统。该共同体无论在地理还是文化上,都为夏商乃至于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可称为“早期中国文化圈”。

庙底沟时代也是社会开始走向分化的时代。核心区附近的河南灵宝西坡等遗址已经出现200—500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式”房屋,表明社会复杂已到相当程度,即将迈过文明社会的门槛;但墓葬多无随葬品,表现出生死有别、质朴的习俗,其贫富分化、手工业分化还比较有限。东部诸文化——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北阴阳营文化等,已出现随葬百余件器物和大量玉器的富贵墓葬,富贵墓区和贫贱墓区明显分野,家族地位颇为凸显,社会复杂程度较中原核心区有过之而无不及,表现出富贵并重、奢侈浪费;玉石器制作已有明显专业化趋势。而北方地区仰韶文化白泥窑子类型则贫富分化和社会地位分化均不明显。这样看来,早在庙底沟时代,就已经初具社会分化、家族凸现等一般趋势,又初步形成社会发展的三种不同模式,开启了早期中国文明起源的先河。我们可将这三种不同模式分别称之为“中原模式”、“东方模式”和“北方模式”。

史前中国文化圈发展不均衡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严文明和张光直就分别提出“重瓣花朵式”格局的史前中国、“中国相互作用圈”等概念。其中张光直指出“中国相互作用圈”大致形成于距今6000年,但当时他并未意识到中原文化的核心地位和层次结构;其“中国相互作用圈”只是在历史上中国这个地区上互有联系的一系列文化的集合。而严文明提出的“重瓣花朵式”格局则有主有次,“花心”就是中原这个核心,相当于早期中国共同体的第一个层次;“重瓣”就是与中原亲疏差等、分层联系的周围文化:紧靠“花心”的第一层瓣相当于早期中国的第二个层次,第二层瓣相当于早期中国的第三个层次。只是他没有明确指出这个“重瓣花朵式”格局的形成时间。

在6000年前的庙底沟时代,如何会形成范围如此广大的早期中国文化圈?强势的核心区是以何种方式使其文化因素渗透到周围地区的?或许战争和人群外迁在其中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此后这种认同趋势得以延续达六七百年之久,显然是与中原核心区令人仰慕的文化特质和足以服人的文化策略有关。“中原模式”稳定内敛、井然有礼、朴实的特质,决定了其社会政治的本质特点在于协调稳定内部秩序。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大特征的礼制应当在此时出现,这决定了其社会管理基于血缘关系,空间上由近及远,按照不同层次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形成一种有着相当稳定结构的文化或政治共同体,最初期的“朝贡体系”或许也已经萌芽。(作者:韩建业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重瓣花朵式 庙底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