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兴隆洼文化

南台子遗址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91年进行了三个月的发掘,揭露面积3100平方米,兴隆洼文化遗迹主要包括34座半地穴房址和11座灰坑,大致属于兴隆洼文化中期。各房屋居住面上保存着大量陶器、石器等遗物。房屋大致呈三排分布,北侧两排距离更近,整体又可分南、北两区。发掘区的周围为一片空白地带,所以可以确定发掘出的遗迹在聚落中为相对独立居住单元(图一)。

图一 南台子遗址石制品空间分布图

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林西县,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8、1989和1991年对其进行了三次发掘,揭露面积7000余平方米,兴隆洼文化晚期遗存主要为南北相邻的两处聚落,各以围沟环绕。北侧A区聚落基本完整,内有房址29座。南侧B区聚落的东南部受到破坏,残存房屋24座(未计算被BF28打破的BF30)。两聚落规模均与南台子相近。

A区房址大致排列成四排,其中东部两排距离很近,似为一组,这样,可以认为整个聚落有西、中、东三组房屋,西组和中组各有9座房屋(AF18和AF12归入中组),东组有11座房屋(图二)。B区房屋大致分三排排列,可以认为也整个聚落也由西、中、东三组房屋组成,西组和中组各有10座房屋(BF70和BF60归入中组),东组可能因为受到水土流失和断崖倒塌的破坏,只残存了4座房屋(图三)。

图二 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晚期A区聚落石制品分布图

图三 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晚期B区聚落石制品分布图

张光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美洲新石器时代聚落的研究中即指出村落布局与亲属组织有很高的相关性,一个按规划建造的村落很可能对应一个有血缘关系的社群,每座房屋中居住的可能是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或扩展家庭(extended family)。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单间房屋中多有灶,日常陶器包括炊煮器、饮食器、容器和存储器,种类齐全,几乎都有生产工具。这样的房屋中最可能居住的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相对独立的核心家庭。兴隆沟遗址中,发现有成年男女和儿童在同一房址中埋葬的现象,其中F22的居住面上,发现有成年男女各一人和儿童二人,表明兴隆洼文化每座房屋中很可能居住着一个核心家庭。Gargett和Hayden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表明,亲属关系越近的家庭一般也住得越近。我国学者一般也认为同组聚集或同排而列的房屋可能代表关系密切的亲属集团。

因此,南台子和白音长汗遗址的每排房屋,应该代表由同排核心家庭组成的更大的亲属集团。南台子遗址中,北边第二排以聚落最大房址F4为中心对称排列,且与北一排距离很近,可以视为北一排的附属,目前发掘揭露的34座房屋,应该由大概由南北两个亲属集团组成。白音长汗的A、B两组聚落则可能各包括三个亲属集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