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发现源自微生物的基因毒性代谢物

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发现源自微生物的基因毒性代谢物

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发现源自微生物的基因毒性代谢物

(神秘的地球uux.cn)据EurekAlert!: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对人类肠道菌群进行功能筛选后发现,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体内存在着一种名为吲哚亚胺的小分子基因毒素家族。据研究结果披露,这些基因毒性代谢物可能在结直肠癌(CRC,它们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的发展中起着某种作用。IBD病人罹患CRC的风险增加。先前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衍生的基因毒性代谢物(它们可破坏DNA或导致DNA突变)可能在驱动CRC的发病机制中扮演某种关键角色。然而,人们对由肠道共生微生物产生的基因毒性化学物质的全部范围仍不清楚。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分子,Yiyun Cao和同事开发了一种功能筛选法,它能系统地评估IBD患者大量固有菌群的基因毒性。Cao等人报告,他们发现了一个之前未知的可损伤DNA的基因毒性微生物代谢物家族(他们将其称为吲哚亚胺),后者由CRC相关性肠道微生物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产生。作者证明,在一种结肠癌的小鼠模型中,摩氏摩根菌会加剧肿瘤生长。然而,该菌的一种不产吲哚亚胺的突变株则缺乏这种观察到的基因毒性,它也不会影响肿瘤的生成。据Cao等人披露,这些发现强调了来自微生物组的小分子代谢物会对宿主生物学和疾病产生多种影响。

Jens Puschhof和Cynthia Sears在一篇相关的《视角》中写道:“Cao等人的研究揭示了已经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高度相关的人类结肠微生物群有能力产生涉及面广泛、以前未曾想到的可能诱发结肠疾病的基因毒素。”

相关: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共生微生物群可产生基因毒性代谢物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科学网(小柯机器人):美国耶鲁大学Noah W. Palm课题组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共生微生物群可产生基因毒性代谢物。2022年10月28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这一成果。

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管线,可系统地评估来自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大量肠道共生菌的遗传毒性。研究人员确定了来自不同系统的分离物,它们的代谢物会造成DNA损伤,并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基因毒素家族,即由结肠直肠癌(CRC)相关物种Morganella morganii生产的indolimine。一种不产生indolimine的M. morganii突变体缺乏遗传毒性,并且不能加剧小鼠结肠肿瘤的发生。

这些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组中存在着以前未曾探索过的基因毒性小分子,它们可能影响宿主在平衡和疾病中的生物学。据悉,引起DNA损伤的微生物群代谢物可导致CRC。然而,自身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全部基因毒性化学物仍有待定义。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基因 微生物 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