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引发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补救措施:保持生物多样性

  “要使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持一种平衡状态,适应人类的发展,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人类本身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控制人类自身人口的增长,同时进行有效有序合理的生产方式。”冯伟民说,要想把物种灭绝的速率控制到一定范围内,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过往的生产方式尽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我们现在的地球鸟语花香,这和过去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生命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改造着地球表面,地球环境现在呈现的多样性,是经历了无数灾变以后不断演化的结果。”在冯伟民看来,不仅是科学家,所有人都应该了解地球环境演变的历史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过程,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转变生产方式或许是拯救地球最重要的方法,建设一种资源发展和经济发展保持双赢的生产方式才是当务之急。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会找到新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经济运作理念吗?

  五次物种大灭绝

  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4.39亿年前

  原因:全球气候变化

  后果:约有100个科的生物灭绝

  晚泥盆纪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大灭绝

  时间:3.67亿年前

  原因:气候变冷,浅水中含氧量下降

  后果:70%物种消失,海洋中无脊椎动物损失惨重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2.5亿年前

  原因:气候变化或天体撞击

  后果:物种数减少90%以上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2.08亿年前

  原因:起因不详

  后果:灭绝程度相对较小,恐龙崛起

  白垩纪-第三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

  原因: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地球

  后果: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


科技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