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死的甘肃永泰古城

未来之困

人类何以为生,历史何以存续?显然,生活在永泰城中的百姓,在经历一次次与沙化和水荒的抗争之后,仍然对未来茫然无措。

3月的永泰城显得异常荒凉。令人更为忧心的是,如今的永泰古城已经陷入了生态恶化和异常缺水的艰难境地。

由于人口加速迁移,如今在永泰古城内生活的87户人家,每家的耕地面积多达30亩以上,即便如此,他们如果不去做群众演员,仍会面临缺乏口粮之虞。

随父辈在永泰城里生活了多年的闫致祥回忆,小的时候永泰城内水流潺潺,城里有很多大树名木。1958年大炼钢铁之后,这里就没有树了。

“以前这里雨水很好,我父亲种的南瓜像篮球一样大。”闫致祥用手比划着说,他记忆中永泰城后面的松山上还是大森林,当时人们还在山上砍柴。几乎最近20年时间,山上的树也被砍完了,后来由于连年干旱再也没有长起来。

记者获悉,永泰古城周围近几十年来生态恶化严重,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

“古代时水磨沟的水比较大,永泰古城的护城河水就是从老虎沟引来的,现在由于干旱水变的小多了。”李崇仁也颇为感触地说,小时候当地雨水好,村里种的庄稼能长一胳膊长。近年来这里几乎不见雨,种的庄稼只有一尺长。

在环境恶化的驱使下,永泰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在黄河灌区工程完成之后,许多人都搬到有水的地方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生活在永泰古城中的居民,主要依靠城中的两口井来取水。据李崇仁介绍说,清朝时期,祖籍在永泰城中的一代名将岳钟琪亲自领队,在城内东南西北和中央分别修有五口井,这五口井里的水是从城边的水磨沟引来的,水道全部用石块砌成,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夏天水旺之时还可以从井里取水。

李崇仁说,前几天白银市旅游局的安局长到过他家,认为永泰古城内的居民不能全部搬出去。即使以后进行旅游开发,城内也需要有人气。

三四月的永泰城,仍然一片萧条。郊外牧羊人用头巾将脸裹得很严实,只留出两只眼睛看羊。永泰城内370位居民何去何从的答案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希望通过对永泰古城的样本进行解读之后,能够再一次唤醒人们善待自然的良知。


中国经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