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间吞噬与合并是星系成长的方式

目前的星系是之前上一代星系经过成千上万次碰撞和合并的结果。大星系间的碰撞能够解释质量的集中。与此同时,大星系吞噬小星系能够解释星光的弥散。

美国犹他大学的天文学家利用太空中的引力透镜效应,发现最大星系中心的密度正在增加,见证了拥有千亿颗恒星的星系之间的不断碰撞和融合。

这项新发现的第一作者、天文学家亚当·博尔顿(Adam Bolton)说:“我们发现在最近的60亿年间,组成大质量椭圆星系的物质倾向于向星系的中心聚集。这是大星系间相互碰撞形成更大星系的证据。”

博尔顿补充说:“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大质量星系主要是通过吞噬许多较小的星系来成长。我们的研究则说明,大星系间的碰撞和通过吞噬较小星系对于星系的成长一样重要。”这项新的发现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观测和分析了79个“引力透镜”,它们是居于地球和遥远星系之间的一些星系。作为透镜的星系产生的引力,弯曲了来自更远距离的星系光线,从而产生了环状或部分环状的影像包围在透镜星系的周围。

光环的大小用来确定透镜星系的质量,恒星速度的大小用来计算透镜星系中质量的分布。

大质量椭圆星系的大餐和零食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质量最大的一类星系,称为大质量椭圆星系。这样的每一个星系都包含有1000亿颗恒星。加上看不见的暗物质的话,则总共包含有万亿颗太阳质量的物质。

博尔顿说:“这些星系是之前上一代星系经过成千上万次碰撞和合并的结果。”

尽管最近来自其他人的研究表明,大质量椭圆星系是通过吞噬较小星系生长的。然而博尔顿之前的计算机模拟显示,大星系间的碰撞是导致大质量椭圆星系中心密度增大的唯一方式。

当较小的星系和大星系合并的时候,模式与此不同。较小星系会被较大星系的潮汐力撕裂。较小星系中的恒星仍旧靠近合并后星系的外围,而不会居于中心。

博尔顿说:“如果两个势均力敌的星系发生碰撞,那么它们相互之间都会到达对方的中心,因此中心就会聚集较多的物质。”

最近其他人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星系中的恒星更加分散,支持大质量星系吞噬小星系的观点。

博尔顿说:“我们的发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星系中的质量更加集中,即使星系中的星光更加弥散。”

他相信大星系间的碰撞能够解释质量的集中。与此同时,大星系吞噬小星系能够解释星光的弥散。

博尔顿说:“这两种机制对于解释星系演化的整幅图景都非常重要。星系中的星光扩散的模式不能用大星系间的碰撞来解释,因此我们真正需要这两种类型的碰撞模式来解释观测事实。”

新的研究还表明,大星系间的碰撞是一种“干碰撞”(dry collisions),也就是说发生碰撞的星系缺乏星云气体,这是因为这些星系中的大多气体都已经凝聚形成了恒星。并且星系间的碰撞通常是“偏离质心”的,而不是对心正碰。


搜狐科学 双螺旋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