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是中国天文学界成就最多、天文观测设备发展最快的时期

30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天文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崔向群与我国天文学界的200余位专家代表一起回顾我国天文学界发展时说,过去10年是中国天文学界成就最多、天文观测设备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些设备将助力我国由天文大国向天文强国迈进。

崔向群说,我国创新建成的郭守敬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纤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它的建成使我国初步具备了研制30米级望远镜的能力,有望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研究、银河系结构和演化、特殊天体的认证和发现上取得重大成果。

据介绍,我国在行星科学和天体力学方面也有重要突破。过去10年间,我国建立了包括海洋、大气和内部电磁场贡献的非刚体地球章动理论模型,将传统的地球内部重力势和形状理论推广到任意形状的类地行星。我国建成的近地天体望远镜成为国际上小行星巡天观测领域的重要力量,利用地学手段研究地外样品为了解行星、太阳系的起源演化提供依据。

此外,我国围绕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开展了空间目标动力学理论研究等工作,积极为国家各项空间与航天任务服务,提出的“轨道交会处误差适应的快速准确筛选方法”已成功用于神舟飞船、嫦娥等的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任务。

崔向群说,10年来,我国天文学家及时抓住我国在南极冰穹A建内陆科考站的时期,开辟了南极内陆天文科考新领域和南极准天文观测新平台。通过自主研制和国际合作,CSTAR、AST3等望远镜和一批选址仪器已陆续在冰穹A开始观测并获得观测结果。

中国天文学会于1922年10月30日在北京成立,1932年会所迁至南京,挂靠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前身);学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23个,会员2000余人。1935年,中国天文学会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并拥有480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学会每年举办各类学术会议、讲座,以促进全国天文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


新华网南京10月30日电(记者王珏玢)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天文学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