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古墓发现2000年前粮食

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发现的一座西汉墓中,发现了距今2000年的粮食和动物骨头之类的遗存。

该墓属西汉时期墓葬,墓主可能是稍有身份的富裕地主之类。从墓葬出土的灰陶仓和绿釉陶仓中,发现了形似小米粒的“粮食”,这些“粮食”为颗粒状碳化物,有的发白,有的稍稍发黄,虽然都已碳化,但依然色泽鲜亮、形状完整、粒粒可辨,用手轻轻推动,就会破碎。凤翔县博物馆副馆长曹建宁说,这可能是2000年前西汉时期的人们食用的粮食,具体属于谷物类粮食。陶仓是贮存粮食的器物,顶端是小圆口伞盖状,仓身为圆桶状,与现实生活中的粮仓相呼应。

曹建宁说,过去,凤翔也出土过少量类似粮食的碳化物,但没有这么多、这么完整,大多已经腐化成粉状。像这样颗粒饱满、色泽清晰、年代久远的“粮食”,在全国不能断定是最早的,但最起码在关中地区是第一次发现。从出土的碳化物颗粒大小和形状来看,它们并不是一种农作物,很有可能是将几种农作物混合在一起随葬的,有可能都是谷物。

凤翔古称“雍城”,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秦的都城,汉代为京畿之地,自古农业资源比较丰富。考古专家认为,在2000年前,谷物类粮食就是那个时期主要的农作物,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此次从西汉古墓中出土的这些农作物,足以反映出当时关中人民重农耕、广泛种植谷物的历史,为研究我国的农耕发展历史提供实物佐证。(文汇报 韩宏)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