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健在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见证人——胡承志

唯一健在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见证人——胡承志

唯一健在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见证人——胡承志

2013年7月22日 北京 “北京人”头盖骨第一代复制品的复制者、最后一个见过“北京人”头盖骨的中国人、目前唯一健在的“北京人”头盖骨的见证人——这是96岁的胡承志老人最为醒目的标签。作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老研究员、古人类学家,在上周末举行的“百年地博讲坛”活动中,胡老开启了他埋藏心底半个多世纪的记忆。

据了解,对于“北京人”化石的去向,由于没有确切根据,所以迄今为止胡承志几乎一声不吭,也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很多国内外学者登门造访也都被他婉言谢绝。此次胡承志表示,他愿意把“北京人”装箱前后的一些细节讲出来,为日后寻找“北京人”留下一些线索。

转移来得很突然

“1936年,北京城危在旦夕,我害怕‘北京人’落到日本人手里。”满头白发的胡承志语气虽然缓慢,讲起往事思路仍很清晰。据胡承志讲,当时“北京人”是协和医学院和新生代研究室的“镇家之宝”,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魏敦瑞让在研究室做技工的他想办法用解剖科的木料做些木箱,把“北京人”用软纸包好放进小木箱里,再搁进大木箱,胡承志很快就去做了。1937年八九月份,日本人已经进城,那时协和医学院还能正常运转,为了继续研究,又把箱子打开,取出化石存放在保险柜中,而那两个箱子和包装用的纸张以及填充材料,一同放在办公楼存物处。

1941年11月的一天上午,当时已经返回美国的魏敦瑞的女秘书突然通知胡承志,“标本装箱运走”。当天下午,胡承志找到裴文中先生,问怎么办,裴先生答:“立即就装”。第二天,胡承志请协和医院解剖科技术员吉延卿帮忙装箱,并送到协和医学院总务长博文办公室。

每件化石穿6层“衣服”

胡承志回忆说,当时他将化石从保险柜里一件件取出,给每件化石都穿了6层“衣服”:第一层包的是擦显微镜用的细棉纸;第二层用的是稍厚的白棉纸;第三层包的是医用吸水棉;第四层是医用细棉纱;第五层包的是白色粉莲纸;第六层用厚厚的白纸和医用布紧紧裹住。包完之后将化石装入小盒,并用棉花将小盒填满。木箱内6面都垫有弹性很好的黄色瓦垄纸数层。小盒逐一放入木箱后再用木丝填满。化石全部装完后,封盖、加锁,并在两个木箱的外面分别标上“CASE1”和“CASE2”的字样。

当年整天与头盖骨化石真品“打交道”,并为“北京人”化石制作模型的胡承志,对物体的体量似乎有着天生的敏感。他介绍说,化石被装在两只没有上漆的白色大木箱里,一大一小。大的长48英寸、宽22英寸、高11英寸;略小一点的木箱长45英寸,宽和高均为22英寸。

时间为1941年11月

至于“北京人”化石装箱送到总务长办公室以后的事情,胡承志说,自己事后得知“北京人”在保险柜里待了一夜后又被送走,据说计划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撤退时带走,所以就交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但不知道运到哪里去了。

“自从我将两个装有‘北京人’化石的箱子送到博文办公室那天起,就再也没有人见过它了,直到现在。” 胡承志说道。

胡承志表示,化石装箱时间大约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18天到21天之间,也就是三个星期左右。由此,当年在协和医院新生代研究室做技工的胡承志成为最后一个见到和摸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中国人,时为1941年11月。(北晚新视觉网 蔡文清)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北京人 化石 胡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