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发布《黄海生态区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

  10月28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韩国举行的第10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发布了《黄海生态区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并呼吁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的中、韩两国政府加大对黄海生态区的保护力度。

  这是黄海生态区的保护史上首份针对黄海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跨学科、跨国界的报告。报告描述了黄海生态区海洋哺乳动物、鸟类、鱼类、软体动物、高等植物、藻类6大动植物类群共129个最具代表性的物种的基本生物、生态学学特征,并详细记录了这些物种的关键栖息区域。在分析对象的选择上,该报告既包括了黑脸琵鹭、江豚等濒危物种,也兼顾了小黄鱼、对虾等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

  报告中的黄海生态区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北部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域。黄海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目前,在该生态区已记录到鱼类280种、无脊椎动物500种、水鸟和海鸟约200种、鲸豚类17种、海豹1种。此外,黄海生态区也一直以其丰饶的渔业资源著称于世。

  WWF于2002年启动了黄海生态区的保护工作。为了深入了解黄海生态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并为从事生物多样性、渔业资源保护和海岸带综合管理事业的政府、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科学信息,WWF与中、日、韩三国的科学家历时两年,合作完成了《黄海生态区生物多样性评估报告》。

  在发布报告的同时,WWF还在会上呼吁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的中、韩两国政府加大对黄海生态区的保护力度。“黄海生态区丰饶的滨海湿地是包括丹顶鹤、大天鹅在内的数以百万计的迁徙水鸟不可或缺的停歇觅食场所和越冬地。同时,这些湿地也对刺参、文蛤、对虾等海珍品的繁衍生息至关重要。”WWF(中国)海洋项目官员王松林道出了选择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发布该报告原因:“我们希望报告能加深相关缔约国对黄海生态区的重视程度。同时,我们也希望该报告对黄海生态区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由于围填海等人为活动,黄海生态区已经损失了近40%的滨海湿地。WWF(日本)黄海生态区项目协调员Tobai 对此深表担忧,但他同时承诺:“WWF愿意紧密配合政府、民间组织、科研院所、企业等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黄海生态区现存滨海湿地的有效途径。”

来源:WWF中国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生态 WWF 黄海 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