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2006年是一个标志性时间点。这一年,发现于朝阳的四块化石同步进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她们分别是,世界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中华古果、最早的不会飞的鸟——原始祖鸟、最早的新角龙类恐龙——辽宁角龙、保存最完整的长羽毛的恐龙——千禧中国龙鸟。这一年的春节,中华龙鸟、攀援始祖兽和辽西古果化石,来到上海辽西古生物化石科普馆,与“甘肃政和古生物化石展”同城打擂;同年3月,以87件辽西古生物化石为主要内容的“飞天恐龙:溯源之谜大解码”科普大展在台北儿童交通博物馆开展。春光明媚的5月,辽西化石走进沈阳世园会,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开工建设。

  由此,朝阳化石资源由单纯保护走向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化石的价值在参观者“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中得以实现,化石成为朝阳发展旅游经济的名片和载体。

  在鸟化石地质公园的地层剖面展厅,能看到原始挖掘现场。离地面仅1米深的平面上就能看到化石,有鱼有鸟有植物。离地面4米的纵深剖面上,十几层颜色不同的火山灰、火山岩,地理教科书上的“褶皱”与“断层”,展示着沧海桑田的演变和化石的形成原因。在1万多平方米的木化石林,200棵木化石千姿百态,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和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

  化石博物馆二楼展厅向游人展示了1000多块珍贵精美的化石。这里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贝壳、虾、苍蝇、蚊子和蜻蜓;上万只蚂蚁中形成化石的只有一只,上万片蚂蚁化石中被人们发现的只有一片,上万片被发现的蚂蚁化石中完好无损的只有一片,通过放大镜,“这一片”上的“这一只”蚂蚁清晰可见;“十龟九不全”,而展柜中的一只满洲龟,头、四肢、尾巴都伸展开来,可见火山喷发速度之快,龟来不及缩头收尾即被埋葬;蛙类生活在温暖潮湿的沼泽,火山喷发后尸体极易腐烂,形成化石的概率比蚂蚁还要低,而展厅里的“三燕丽蟾”不仅完好无损、憨态可掬,而且蟾爪五趾上的每一节趾骨都清晰可见。一块巨大的石板上,“游动”着128条鱼,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正是大自然这位大师瞬间的水墨绝笔。

  中心园区开园1年来,对周边服务业和朝阳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开始显现。“到朝阳不到化石公园,等于没来”,成为参观者的共识。

  让化石资源活动起来

  中心园区的化石博物馆三楼刚刚完成布展。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晓东告诉记者,三楼布展下了大力气,集中展示了“恐龙变成鸟”这一物种演变过程,更加注重互动性、人文性,调动参观者的想象力,让化石活灵活现、充满生机。

  “鸟是由恐龙变的”,这曾是古生物学家推断的一个结论。在这里,则可以找到完整的证据。这一神奇生命进化过程,只有在朝阳,只有在化石博物馆,才能洞悉。走进“人文化石”展厅,记者看到,每一幅精美的化石旁边都题写着一段诗文,讲出画面上的故事,赋予化石生命与情感。欣赏着精美的化石,朗诵着美妙的诗文,令人心有所动、印象深刻。

  化石公园的成功运作让朝阳化石资源“活起来”。就在上河首村,在离化石公园几里外一位退休老教师的家中,收藏了大量木化石。过去很少有人光顾,现在只要到化石公园参观的人,都要到这里鉴赏一番;在距此100公里外的凌源市,一位民间收藏者的化石吸引来大批研究者、收藏者。最近,他的藏品被国家悉数收藏。

  博物馆是中心园区的主体,整个中心园区面积207平方公里。除了中心园区(上河首景区),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还包括北票四合屯景区、凤凰山地质地貌景区、凌源大王杖子景区。

  博物馆里有一个巨大沙盘,展示着中心园区的蓝图。指点着沙盘,王晓东介绍说,在上河首,游客看到的只是中心园区一期工程的主要部分,现在正规划建设二期工程。在中心园区,二期工程要建一个面积1万平方米的地质长廊,为大中专院校学生提供实地观摩古地理、古气候的场所,要建一个占地4.5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木化石林,还要建一个1000平方米的化石挖掘现场体验区。

  整个二期工程是盘活朝阳化石资源的大动作。目前,朝阳已经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达成协议,在中心园区建立中科院古生物化石朝阳研究基地;与大专院校达成协议,并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在北票开展木化石挖掘;在朝阳大学开设古生物学专业,培养更多化石研究人才;利用化石资源,建立朝阳动漫产业基地。


来源: 辽宁日报 高汉雷 文/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