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火星冲日

2016年5月22日火星冲日

2016年5月22日火星冲日

2016年5月22日火星冲日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国家地理(撰文 :吴志刚(台北天文馆研究组组长)、洪景川(台北天文馆视听组研究助理)):每隔26个月一次的火星盛宴「冲」又来了!2016年的火星冲发生在5月22日19:17,正在天蝎座(Scorpius)逆行的火星(Mars),亮度会逐渐增亮到-2.1等,比旁边的天蝎座主星「心宿二」(Antares)还亮20倍!晚上7点半,当暮光褪去后自东方升起,它比在西方低空的天狼星还亮,与已过天顶的木星并列为夜空最亮的星。火星也和旁边红色的心宿二、灰黄色的土星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晚上10点后可升高到30度,很好辨认。

这次火星冲同时也是10年来火星最近、最大也最亮的一次冲,虽然视直径只有18.4角秒,比不上2003年8月的25.1角秒,也略逊于2018年7月的24.3角秒,但比起2832年3月,八百年来最糟的一次冲(13.7角秒)可是好得多了!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最佳的火星观测机会。但您知道吗?火星真正离地球最近的时刻其实是在冲的8天后,也就是5月31日的5:34,那时火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将只有0.503AU(约7,528万公里),视直径达18.6角秒!在冲前后期间内,不但整夜可以观测,而且火星又大、又圆、又亮,甚至利用小型望远镜就可以看见一些火星地表明显的特征,是天文学家及同好们观赏火星的大好时机!

从地面上的望远镜中所见的火星,大部分时间都只像是一个橙色的模糊小圆点。只有在「冲」前后一两个月期间我们才能看清它表面的特征、尘暴、云块,以及极冠的等明暗变化。

最适合火星观测的望远镜应采高品质6吋(15公分)以上口径的折射镜,20~25公分较大口径的牛顿式反射镜也不错,但镜面精度必须要高,光轴调整也要完美。折反射镜中SCT或 MAK在火星观测上也偶有佳作,可惜因次镜遮蔽率较大致使成像锐利度稍差。望远镜虽应挑剔,但要提醒同好们:真正决定火星观测的良劣的关键其实是大气稳定度,也就是视相度(seeing)。而且观测的经验是累积汗水与时间而来的,绝非一蹴可几!

滤镜在各行星的观测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效果相当显著。善用滤镜可以提高火星表面变化的反差,让原本模糊的特征浮现出来。有些滤镜(如橙色和红色滤镜)甚至对于提高火星表面地形特征反差特别有效。而越偏短波长的滤镜,像紫色滤镜(如W47)虽然会降低火星地面特征的鉴别能力,但对于分辨火星高层大气特征却特别有用,用来观测火星表面时,几乎已经完全看不出特征了。

想做完善的火星观测应该准备红色(W25)、橘色(W23A)、绿色(W58)、蓝绿色(W64)、蓝色(W38 或 W80A)与紫色(W47)等几种滤镜。 W25 和 W47 等较暗的滤镜只适合大口径或摄影使用。 W23A 对 15 公分以下的望远镜或许都太暗了些,黄色的 W15 滤镜较适合。

火星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一些被早期观测者如Giovanni Schiaparelli与EM Antoniadi 命名为「海」的暗斑,其实这些广阔地区只是反射率较低的岩石和尘土而已,随着风暴的影响,这些暗区也会有季节性的变化。曾被逐年记录的包括 Syrtis Major(大三角)、Solis Lacus(太阳湖)、Elysium(失乐园) 与别具特色的叉状Sinus Sabaeus-Meridiani(沙巴人湾─子午线湾)。

Syrtis Major(大三角) 是火星上最明显的特征,自1950 年代起出现长期变化,最典型的记录是其宽度上的变化。一般来说,当火星北半球进入仲夏时,其宽度最大;北半球初冬时则最窄。但根据哈伯望远镜与ALPO的观测显示,Syrtis Major自1990年起似乎就一直没有这种规律的变化。

有「火星之眼」之称的 Solis Lacus (太阳湖),是众所周知最富于变化的地区。另外一个吸引专业观测者注意的是位于 Elysium 南缘的 Trivium-Cerberus 暗区,它的大小约1,300 x 400 公里宽,但在1990 年代却突然消失。

火星的大气也相当多变:白色的水冰云、红色的尘暴、临边的蓝色雾霭与白色的霜,令观测者为之著迷不已。火星之云量与极冠物质蒸发至大气中的量多寡有关,特别是北极冠。在1990年出版的第一份火星气候报告与后续增添的资料中,显示火星的大气中的云与表面的雾在北半球的春夏季,比南半球同样季节时要来得多。

在观察火星云雾现象时,建议您不妨加上一片蓝色滤镜(W38 或 W80A),效果会更好。

火星山脉上空常会出现山云(Orographic clouds),和地球山区相似。最著名的就是出现在奥林帕斯山区(Mon Olympus)以及Tharsis高地,被风吹成「W云」。这种山云在北半球的秋天最活跃。此外 Elysium 也常见山云。

火星上最常出现散云(分立云Discrete clouds) 的地方是Libya(利比亚)、Chryse 与Hellas盆地,环绕在Libya盆地、横越Syrtis Major(大三角)的「大三角蓝云」便是一例,尤其是当Syrtis Major位于火星边缘时,云最容易被观察。

晨云(Morning clouds)是火星迎日缘(即将日出处,在地球看是天空中的向东侧)地表附近白色的雾或霜。雾通常在日出后便会消散,但霜则可能维持一整天。暮云(Evening clouds)与晨云相似,不过是出现在火星的另一侧边缘,通常较多,面积也较大。

根据最近的研究发现,火星在任何季节均会​​发生尘暴,最旺盛期在南半球的夏季与北半球的初夏。观察记录火星尘暴发生的时间、路径与蔓延的区域对未来的火星探测任务相当重要。当尘暴发生时,火星面被漫天沙尘蒙蔽,呈现较亮的黄色,而此时地面特征已不可见。

蓝色澄清效应(blue clearing)

是一种天文学上了解度还很少的现象,近年来亦有学者呼吁正名为紫色澄清效应(Violet clearing)。现象发生时,火星表面低空或地面上(albedo反照度造成)一般在蓝或紫光下模糊的特征细节,此时竟能以蓝或紫色滤镜清楚地看到或拍摄下来,甚至能持续数天之久。澄清效应可能只局限发生在一个半球上,而且会以变异的浓度由强度0 (侦测不到任何表面特征) 变化至强度3 (以白光能见的表面特征也能都看见)。 W47滤镜 是用来侦测及分析蓝色澄清效应的标准滤镜。通常未发生澄清效应时,火星表面的反照度差异特征在透过Wratten 80A淡蓝色滤镜下只能约略地模糊呈现,若以深蓝滤镜(W46)或紫色滤镜(波长380-420 nm)观测,除了较高大气中的云、雾和极冠之外,火星盘面几乎呈现不出什么特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