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普场馆何时迎来“博物馆奇妙夜”

  作为科幻片,《博物馆奇妙夜2》描绘了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相比于电影中那座充满了新奇和创意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国内的科学博物馆展示显得中规中矩,冰冷又冷清。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徐善衍昨天在与人民网网友聊天时坦言:“目前各个博物馆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是能够激发和吸引公众的兴趣和手段不够。”他认为,国内的博物馆比较重视科学性、系统性,而国外的定位一直就是教育和娱乐,娱乐是其中很重要的任务。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南京科普教育基地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冯伟民对此也有同感。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外一所高校博物馆一年都有几十万参观者,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年的参观量只有5万多人。让市民把逛博物馆当成健康、休闲的业余生活方式,还有一个培养的过程。

  我市科学博物馆正在试着“动”起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之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品之丰富令人惊叹。世界上第一朵花化石、世界上最著名的“澄江动物群”,都是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冯伟民认为:“科普场馆是最适合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阵地,它拥有成熟的知识体系,这种直观的教育是其他形式不能替代的。”

  为了激发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兴趣,南京的博物馆也在努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正在建设一个互动项目――“寒武纪乐园”。通过光电技术,将寒武纪澄江生物群(距今5.3亿年)里的生物投射到一个超大幕墙上,参观者站在操作棚里,用手在空中一比划,就可以指挥幕墙上的远古生物在海底游动。

  “我们每年还举办化石鉴赏、科普讲座和野外考察,通过为市民提供科技服务,提高市民的兴趣。”冯伟民介绍。

  拥有70多年历史的南京地质博物馆正在扩建。博物馆馆长詹庚申告诉记者,扩建后的展馆将展示众多精品,包括4个北京猿人首批复制品,长达29米的亚洲最大恐龙化石之一。为了增加互动性,新馆还增设了恐龙骨骼拼装环节,正确安装残缺部分,可获得小奖品。

  专家:“动静结合”是最理想状态

  专家认为,国内科学博物馆要想迎来“奇妙夜”,单纯靠增加互动节目来吸引观众还远远不够。

  徐善衍说,更重要的是培养市民的学习习惯。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以后,我们的学习方式太单调了,太单一了。应该把自觉进入科技馆,接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形成一种习惯,“把这当作一种生活品位”。他建议,博物馆可以创造一种环境,让人坐下来一边喝喝咖啡,一边静静欣赏展品和艺术品。

  “博物馆毕竟是实物的珍藏和展示,一方面要激发观众的兴趣,一方面也要给参观者思考和观察的空间。”詹庚申认为,博物馆不同于科技馆,不能一味强调互动,而应该“动静结合”,让观众留有思考的余地。

  将有更多科普场馆免费开放

  “双休日想带孩子去南京科技馆参观,一家三口的门票就要100块,我们经济条件不宽裕,哪敢经常去逛啊。”市民王一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南京各类自然科学博物馆目前略显冷清的现状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如果博物馆能免费开放,他很愿意经常去逛逛。

  据了解,南京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科技馆超过20家,除了南京地震科学馆是免费开放,其余大多数都要收费。比如南京科技馆,普通票价格是40元,儿童减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票价20元,学生减半。南京科技馆每月第四周的星期五免费开放。

  王一鸣的愿望也许不久就能实现。记者获悉,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将于2009年8月1日正式生效施行。按照条例规定,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可望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


新民网 解悦 李芳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科普 博物馆奇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