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500年历史的马来半岛克里斯坦语

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

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

课堂以较互动方式进行。

课堂以较互动方式进行。

参与者不时分享美食,建立更紧密关系。

参与者不时分享美食,建立更紧密关系。

组织推出多款学习的书籍。

组织推出多款学习的书籍。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东网:在欧洲殖民时代,马来半岛地区住了不少混血儿,并发展出独特语言。新加坡独立时将英语列为官方语言,令国家得以急速发展,却令不少古老语言面临消失危机。东网记者为此访问当地两名年青人,他们为深入了解国土历史人事,与同路人自发拯救500年历史的克里斯坦语(Kristang),行动已展开数年。他们冀以语言连结社区,令濒危的传统语言得以传承。

源自16世纪 葡萄牙裔欧亚混血儿语言

葡萄牙人在16世纪与马六甲海峡的人通婚繁衍,形成少数民数,混血儿以葡语混合马来语沟通,加上在福建语、印度语等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克里斯坦语。然而,当时新加坡受英国殖民统治,担任公职的混血儿大多认为英语远比克里斯坦语重要,故不鼓励后代使用。加上欧亚混血儿与其他种族通婚,令克里斯坦语数百年间被其他语言取代,未曾成为官方语言,至数年前仍能流利使用的仅馀不足50人。

窥探殖民前历史人事 借以探根寻源

东网记者联络得当地语言爱好者陆玮(Frances Loke Wei)及黄智强(Kevin Martens Wong),得知他们联同一班年轻人,为扭转语言灭亡的局面,成立“复兴克里斯坦语(Kodrah Kristang)”组织,每星期举办免费课堂,冀可建立一群可讲流利克里斯坦语的“关键人口”,以达到世代相传。

组织成立4年,至今学习的人数更达550人,规模亦渐渐扩大。陆玮初心未改,她说,新加坡以多文化、多语言而自豪,但英国殖民前的历史却较少提及,而了解克里斯坦历史及语言,就似是导管般可窥探殖民前的历史和人物故事,是探根寻源的过程,认识更多同称新加坡为家的少数社群,这亦是她坚持扞卫这濒危语言的理由。

建立社群联系扩“关键人口”

陆玮向东网记者表示,知识上的词汇、词源、历史等虽然重要,但她更着重建立社群的联系,令语言融入生活中。她形容现时的课堂充满温馨及包容,参与者不只为学习而来,更为建立紧密关系。学生背景虽大不同,但他们不时带来自制传统小吃分享,像亲戚朋友一样。有兴趣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更多欧亚混血的家庭更愿意让子女学习。

克里斯坦语的课堂与普通语言堂大有分别,以双向学习形式进行。因文献极少,教师团队对语言知识有局限,因此会邀请学生参与教授的过程,贡献出由祖父母或上一代所说的故事、俗语、押韵等,似是教师与学生均为“测试版”的课程付出,更精链“新一代”版本的课程。黄智强和陆玮都不约而同向记者表示,人手是面临最大的困难,未毕业前可全副心力投放在保育语言的工作,惟各开始投身正职及成家立室,面对更多的需求无疑是吃力。

获政府学界支持大增关注

在政府近年支持下,克里斯坦语终于获得关注。国家文物局更资助组织,助他们于2017年首次举办“克里斯坦语言节”,邀请了十数个当地少数民族,共同在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独有的语言。组织不少成员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得到教授和校方的支持,借出场地及分享学术资源。官方及教育界的支持令语言向前跨出一大步,目前已经推出首个克里斯坦语字典,和多款学习用字卡游戏等。黄智强表示,希望克里斯坦语终有一天得到更广泛认可:“复兴这语言完全没有经济诱因,但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构件和传统。”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新加坡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