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克星”捞藻船治理太湖污染

  记者从20日开幕的中国·江苏第二届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强力攻关研发蓝藻打捞船,目前已有109艘船只投入使用,成为当之无愧的“蓝藻克星”。

  据了解,运用打捞船治理水体污染始于太湖,迄今蓝藻打捞船已运行在全国不同水域,其中太湖流域投放40多艘。目前蓝藻打捞船的最高采集标准达每小时1吨,2008年全国累计打捞蓝藻52万吨,我国蓝藻治理已初步实现由人工打捞为主向专业机械化打捞的转变。

  蓝藻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加剧水质恶化,危害人、畜安全。近年来,蓝藻污染已成为导致我国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以后,我国各有关部门迅速确定应急研发方案,先后突破了浅吃水船型、水面清扫船船型、导流技术、水面漂浮物聚集技术、藻水采集、藻水分离及浓缩、絮凝及压滤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了能够适应浅水湖泊蓝藻多种浓度及不同作业区域环境的吸取型、分离型及综合型等三种型号的蓝藻打捞船。其中,将自主开发的高效藻水采集装置、过滤量大的分离装置、高效浓缩成饼的减容干化装置集于一体的综合型捞藻船,具有蓝藻脱水率高,适于湖面现场减容,能够连续作业等特点。

  上述三种基本类型的蓝藻打捞船在此前的蓝藻打捞中已初显成效,其中吸取型捞藻船已投入使用,是人工打捞效率的30倍以上;分离型、综合型捞藻船均已完成湖上综合试验,造价比日本捞藻船大幅下降,为今后内河湖泊蓝藻的打捞及治理提供了先进装备和手段。

  目前,对于打捞上岸后蓝藻的无害化处理问题,我国也已开始了积极的探索。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工作人员何宝介绍,蓝藻资源化处置科技示范工程已启动,旨在对压滤后的藻泥或藻饼进行后续无害化处理,通过蓝藻与猪粪混合发展生产沼气,开辟蓝藻能源化利用和农田堆肥利用的处置新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蓝藻打捞上岸处理难”问题。


新华网南京9月20日电(记者刘巍巍、蔡玉高)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污染 蓝藻 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