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伦理选择是安全穿越生存瓶颈的唯一指南

无论人类的科学技术多发达,商业资本多富有,现代人(modern human)至今仍承袭着晚期智人(late Homo sapiens)自私和眼光短浅的天性,通过繁殖与扩张迅速膨胀了自己的种群。在大肆掠夺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和毁坏自然生态系统导致成千上万个物种灭绝的同时,自身也陷入了困境:正在穿越生存瓶颈。

人类的生存瓶颈

当20世纪的科学给人类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使人口爆炸了。1900年世界人口数量只有12亿,至1999年增加到了62亿,这种增长的趋势仍在继续,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即将达到70亿。人口多了,消费也就多了。

科学家用“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来衡量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而占有的生产性土地及浅海面积。2000年的一个研究报告对52个国家或地区“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表明,包括澳大利亚、巴西等17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有盈余;但包括美国、新加坡等35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则呈赤字。如果按全球的年人均“生态足迹”计算,1993年的“生态足迹”赤字为-0.7公顷;1999年的 “生态足迹”赤字则上升到-0. 8公顷。这预示着地球的承载能力正在迅速趋近极限。如果按当前美国人的消费水平,那么70亿人将需要4个以上的地球资源;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愿意成为素食者,仅留一点点粮食给家畜家禽,那么全球的14亿公顷可耕地能维持约100亿人的生存。

有一份关于人口发展的报告预测:如果保持现在的增长率,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44亿;如果生育率下降到2.1或更低些,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89亿;人类正在自觉利用各种方式控制人口增长的趋势,世界人口在本世纪末的数量将介于90~100亿之间。假如土壤侵蚀和地下水抽取按当前的速率发展下去、江河湖海等湿地的污染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人类继续朝过度消耗的社会发展,那么人类的食物短缺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不到100年的时间,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善待自身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子孙能否继续生存下去,能否过上安全和幸福的生活?这需要看人类能否在21世纪穿越生存瓶颈。

尚未完善进化的现代人

古生物学家把智人(Homo sapiens)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约出现于20万年前)。

早期智人,由于脑子还较小(颅容量只有1150ml),种群数量也很少,使用简单的工具;他们在捕食其它动物的同时,也遭受其它食肉动物的捕食。因此早期智人对当时的生物多样性不构成威胁,而是与其生境中的动植物协同进化(coevolution)。

大约在距今6~10万年前,智人在进化的道路上跃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由于脑的发育(颅容量已经达到1500ml)能制作出新的更精细的工具,被称为晚期智人。随着种群的增长和使用先进工具而大大地提高了捕猎效率,从此人类正式拉开了对其它生物进行斗争和破坏生物圈的序幕。

距今6万年前,当澳大利亚还没有人类的时候,便一直生活着许多巨型陆生动物,如体重达到80-100公斤不能飞的恐鸟(Genyornis newtoni);大小如犀牛的巨袋鼠,小汽车那么大的独角陆龟等等。但在距今5.3万年前,第一批晚期智人迁入澳洲大陆之后不久,那些独特的巨型动物便几乎都无一幸免地被猎杀而消失了。

距今1万年来的晚期智人称为现代人。历史记载了现代人仍承袭着晚期智人的本性,一直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充当着杀手的角色:

● 1500年前,新西兰的殖民者不出100人,竟在很短的时间内杀灭掉16万只恐鸟。

● 1200年前现代人才首次登上马达加斯加岛,不久后岛上所有10公斤以上的动物便都消失了。

● 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来形容从晚期智人到现代人的觅食行为:沿着食物链一直吃下去,先吃味美的大型食草动物,再吃凶猛的食肉兽,接着连行动敏捷的小动物也不放过。

上述3个例子表明,从6万年前开始至今,从晚期智人至现代人的杀戮本性没有改变,一旦被他们占据的伊甸园很快便成为屠宰场。

现代人为什么会以如此无知和鲁莽的行为对待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其根源需要我们追溯到人类本性的深处。这种本性是从旧石器时代直接继承下来的。近十万年来,从晚期智人到现代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小的亲戚和朋友的圈子里,那些为了短期目标奋斗的人可以生活得更好,吃得更饱,寿命更长,也能生育较多的后代;而选择长远的人生目标的人,则需要一种天生就有的无私精神,它也有机会在人群中世代相传,但就人类演化的目前阶段而言,其DNA的突变及得到环境选择的时间还太短,使那些具有长远目标及无私精神的可贵品质还无法在种群水平上集中地形成。因此现代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秉承着智人祖先的本性,还是一个进化尚未完善的相对不变的物种。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