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对接前还有两大考验

天宫一号昨晚正式探访太空。在与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之前,天宫一号的太空之旅将经历什么样的考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白明生,为记者解读天宫一号飞行交会对接前的四大“关键事件”。

发射入轨:百余新技术支持

这是天宫一号飞行的起点,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发射后天宫一号与火箭正常分离,进入轨道。

据专家介绍,在载人航天飞行中,火箭点火、起飞,飞船上升和返回阶段,出现重大故障的可能性比较大。

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从外到内焕然一新,进行了170余项技术改进,应用新技术20余项,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都有较大提高。为适应发射天宫一号的要求,发射场也进行了100多项技术状态更改,以保证天宫一号顺利发射,进入轨道。

帆板展开:提供飞行能源

天宫一号发射后2分钟左右,太阳能帆板展开工作启动。此刻,飞行器的帆板将会展开。作为飞行器能源的来源,帆板能否正常展开进行发电,是进行后续任务的关键。

先后展开的还有中继卫星的天线。

在轨测试:持续约一周

从发射上天到与神舟八号进行“浪漫一吻”,天宫一号要进行严密的在轨测试,检查各个分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能够满足交会对接的需要。

在轨测试要持续约一周时间,测试后,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如果天宫一号的在轨状态没有问题,神舟八号就可以进行推进剂加注并择机发射,以完成后续任务。

准备对接:将会华丽转身

在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要为迎接“访客”做好准备:为保证交会对接顺利进行,天宫一号要降低轨道、调整相位,以达到合适的高度、合适的位置。

同时,由于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朝向后面,在飞船发射前,天宫一号还要调头过来进行“华丽转身”,等待飞船“追”过来完成交会对接。

虽然天宫一号是以无人状态进入太空,但在准备对接阶段,舱内环境,如温度、压力等,都要按照载人条件进行调整,为未来进行载人飞行进行验证。当天宫一号完成准备工作、各系统确认状态合格时,飞船就可以发射了。随后,天宫一号将与神舟八号完成历史性的“太空会面”。

天宫一号任务飞行方案

天宫一号将在两年内对接神八、神九、神十飞船

一、 任务目标。一是研制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飞船共同完成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二是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进行航天员空间驻留试验,以及载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三是进行对地遥感、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及空间技术试验。

二、 任务规划。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其进行交会对接,验证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以及组合体运行控制、航天员驻留等关键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三、 技术状态。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为全新研制,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8506千克,设计在轨寿命2年。

四、 飞行程序。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神舟飞船发射前,目标飞行器开始降轨调相,进入高度约343公里的对接轨道,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在轨飞行期间,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形成刚性连接的组合体。

组合体飞行任务结束后,天宫一号与飞船分离。待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升轨到高度约370千米的近圆轨道,转入长期在轨运行管理模式,开展空间科学与技术实验,并等待下次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寿命末期,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开展三项应用试验

环境监测实验将有利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1. 地球环境监测方面安排有高光谱成像仪应用试验。通过中国自主研制的高光谱成像仪,获取地球不同区域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其具有波段多、波段宽度窄、光谱分辨率高、数据量大、信息冗余、“图谱合一”等特点。高光谱遥感可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植被生态、大气科学、海洋、农业等领域,对解决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能发挥作用。

2.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方面安排有复合胶体晶体生长实验。该实验针对当前国际上凝聚态物理和应用研究的热点,开展复合胶体晶体生长实验。其首次使用柯赛尔(Kossel)线衍射方法,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条件,研究三种不同分散体系胶体晶体的相变动力学过程。同时,实验以“遥影像”的方式,直接获取科学实验信息、数据,减少了回收过程对实验条件的影响。

3. 空间环境探测方面安排有带电粒子、大气成分、大气密度和电离层扰动探测试验。将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长期的、更宽业务范围的空间环境安全保障支持。


据新华社电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天宫一号